读下面“北半球中高纬环流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位于30°N | B.乙位于30°N |
C.甲位于90°N | D.无法确定 |
有关气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位于西风带 | B.②是暖性气流 |
C.①是冷性气流 | D.②是西南风 |
背景材料:2002年7月4日,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项目——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开工。西气东输是一项举世瞩目的宏大工程,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这项工程的建设对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提高新疆及沿线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推进沿线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大意义。据此回答问题:“西气东输”、古“丝绸之路”及第二亚欧大陆桥均从A地形区经过,自然地理原因是
A.路程最短 | B.气候适宜 | C.地形平坦 | D.物产丰富 |
“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解决我国
A.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
B.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
C.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不协调的问题 |
D.木材短缺的问题 |
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我国西部地区 ( )
①把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
②改善城市大气环境
③增加就业机会
④保护植被,改善环境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关于东北地区资源的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A.大部分平原地区是黑钙土,其有机质含量全国最高 |
B.山环水绕;平原相间分布,不利于农业大规模机械化 |
C.可耕荒地多,自然肥力高 |
D.人多地多,人均耕地全国最高 |
针对东北地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以及良好的工业基础、便利的交通条件,东北地区将建成全国性的()
①商品粮基地②商品棉基地③林业基地④畜牧业基地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读图“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问题: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
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 |
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 |
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产业基础良好 | B.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
C.腹地范围广阔 | D.技术水平高 |
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地形的阻隔 | B.水源不足 | C.夏季气温高温多雨 | 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 |
以下工业中,最有可能在20世纪60~90年代初从日本迁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A.服装制造业 | B.钢铁工业 | C.生物制药工业 | D.化学工业 |
该种产业部门的迁移,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影响是
A.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 |
B.有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能源丰富的优势 |
C.有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资源丰富的优势 |
D.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发展提供契机 |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A.外来投资 | B.个体私营企业发展 |
C.乡镇企业发展 | D.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 |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A.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 |
B.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 |
C.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
D.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