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A区域是世界著名的新兴工业区。与传统工业相比,该新兴工业区的特点是( )
A.资本集中程度高,主要行业往往包括数百个中小企业 |
B.工业大多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 |
C.生产过程较为集中,自动化程度高 |
D.工业以机械制造、石油加工和微电子工业为主 |
下列两图分别是我国某地1976与2008年同一比例尺土地资源利用图。完成题。根据图中信息分析,下列最可信的是
A.农业地域类型是典型的混合农业 |
B.人口数量明显增加 |
C.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主导因素是交通的发展 |
D.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 |
2008年与1976年相比,该地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反映出
①荒山主要转变为林地②水稻田面积变化最小
③麦田主要转变为苹果林④牛场选址的主导因素是市场
A.① ③ | B.① ④ | C.② ④ | D.② ③ |
阅读表格中所提供的数据(北京市),回答题
降水量(mm) |
径流总 量(mm) |
地表径 流(mm) |
地下径 流(mm) |
蒸发量(mm) |
|
城市中心区 |
675.0 |
405 |
337 |
68 |
270 |
郊外平原区 |
644.5 |
267 |
96 |
171 |
377 |
关于北京城市建设导致的变化的说法及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A.地下水位的上升---径流总量增多 |
B.地表径流增加---下渗量减少 |
C.蒸发量减少---气温较郊外低 |
D.降水量增加---蒸发量增大 |
下列能够有效防御城市洪水的措施是
①在人行道改造中采用透水砖
②禁止开采地下水
③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
④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⑤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④⑤ |
设城市化水平为U,工业化水平为I,用I/U的比值和0.5相比较,可以判断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滞后/协调/超前)。读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表,完成题。
指标 |
1980 |
1984 |
1988 |
1992 |
1996 |
2000 |
2004 |
I(%) |
50.02 |
41.14 |
44.48 |
45.49 |
47.16 |
49.69 |
56.32 |
U(%) |
9.47 |
12.26 |
16.32 |
28.2 |
34.94 |
36.25 |
43.5 |
I/U |
5.28 |
3.35 |
2.72 |
1.61 |
1.35 |
1.37 |
1.29 |
关于山东省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
B.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偏差呈现缩小的趋势 |
C.城市化一直超前于工业化,带来了一系列城市问题 |
D.城市化一直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很低 |
资料所体现的城市化发展特点,对山东省的影响有
A.造成了城市建设步伐的超前 | B.限制了乡镇企业的发展 |
C.加快了农村人口的职业转换 | D.限制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
下图为我国上海市人口增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回答题下列时段上海市人口增长最快的为( )
A.1993-1994年 | B.1997-1998年 |
C.1999-2000年 | D.2002-2003年 |
关于1993-2003年上海市人口变化的判断不合理的是
A.若仅考虑人口自然增长,上海市人口数量持续减少 |
B.此变化趋势会加大城市的负担 |
C.人口迁移是上海市人口增长的主要形式 |
D.劳动力短缺现象越来越严重 |
下面图表表示我国某山自然带的垂直分布和该山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题。
自然带类型 |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
山地针阔混交林带 |
山地针叶林带 |
山地草 原带 |
山地草 甸带 |
气温曲线降水量直方图 |
|
垂直分布高度 |
西坡高 度(米) |
至 1500 |
1500 至 1800 |
1800 至 2400 |
2400 至 2700 |
2700 至 2870 |
![]() |
东坡高 度(米) |
至 1100 |
1100 至 1600 |
1600 至 1900 |
1900 至 2580 |
2580 至 2870 |
该地形区最可能是
A.太行山 | B.秦岭 | C.横断山 | D.武夷山 |
关于与该山地山麓自然带相同,但气候类型不同的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A.在各大洲均有分布 | B.终年受西风带控制的地区 |
C.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分布典型 | D.所处地区河流有结冰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