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还原性>I-,氧化性
,在含0.3mol NaHS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KIO3溶液.加入KIO3和析出I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0~b间的反应可用如下离子方程式表示:![]() |
B.a点时消耗NaHSO3的物质的量为0.12mol |
C.当溶液中的I-为0.4 mol时,加入的KIO3只能是0.4mol |
D.b点时的还原产物可能是KI或NaI,b~c间的还原产物是I2 |
2.8 g Fe全部溶于一定浓度、200 mL的HNO3溶液中,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1.12 L,测得反应后溶液的pH为1。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后的溶液最多还能溶解1.4 g Fe |
B.反应后溶液中c(N03-) =0.85 mol/L |
C.反应后溶液中铁元素可能以Fe2+形式存在 |
D.1.12 L气体可能是NO、NO2的混合气体 |
下列药品和装置合理且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A.制备氢氧化亚铁 |
B.验证非金属性CI>C>Si |
C.检验二氧化硫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 |
D.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 |
如图所示的实验,发现烧杯中酸性KMn04溶液褪色。若将烧杯中的溶液换成含有少量KSCN
的FeS04溶液,溶液呈血红色。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条件下H2燃烧生成了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物质 |
B.该条件下H2燃烧的产物中可能含有一定量的H202 |
C.将烧杯中溶液换成KI淀粉溶液也能验证生成物具有还原性 |
D.酸性FeSO4溶液中加入双氧水的离子反应为:2Fe2++H2O2+2H+=2Fe3+ +2H20 |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第①组反应的其余产物为H20 |
B.第②组反应中Cl2与FeBr2的物质的量之比小于或等于1:2 |
C.第③组反应中生成1 mol Cl2,转移电子5 mol |
D.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Mn04->Cl2 >Fe3+>Br2 |
图中横坐标为加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纵坐标为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下列反应对应的曲线错误的是
A.向NaAl02溶液中滴入HC1至过量 |
B.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02至过量 |
C.向含有盐酸的Al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 |
D.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Ca(OH)2、KOH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02至沉淀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