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物质的学名是:Na2S2O3叫硫代硫酸钠;CaSx叫多硫化钙;Na2O2叫过氧化钠;KO2叫超氧化钾。试综合上述命名规律,分析回答:Na2CS3应读做
A.硫代碳酸钠 | B.多硫碳酸钠 | C.过硫碳酸钠 | D.超硫碳酸钠 |
某温度下,在一固定容积的容器中进行反应H2(g)+I2(g)2HI(g),下列情况一定能说明反应已达到限度的是(
)
A.压强不再随时间而改变时 |
B.气体的总质量不再改变时 |
C.混合气体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不再改变时 |
D.单位时间内每消耗1 mol I2,同时有2 mol HI生成时 |
可确认发生了化学平衡移动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发生了改变 |
B.有气态物质参加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了压强 |
C.由于某一条件的改变,使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 |
D.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 |
已知:H2(g)+F2(g)= 2HF(g) ΔH= -27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 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 L氢气与1![]() |
B.1 mol 氢气与1 mol 氟气反应生成2 mol 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 |
C.在25℃、101kPa下,1 mol 氢气与1 mol 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 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
D.1个氢气分![]() ![]() |
在25℃、101 kPa下,1 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H3OH(l)+![]() |
B.2CH3OH(l)+3O2(g)===2CO2(g)+4H2O(l);ΔH=-1452 kJ/mol |
C.2CH3OH(l)+3O2(g)===2CO2(g)+4H2O(l);ΔH=-725.8 kJ/mol |
D.2CH3OH(l)+3O2(g)===2CO2(g)+4H2O(l);ΔH="+1452" kJ/mol |
在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 SO2和3mol O2,在一定条件下建立平衡:2SO2(g)+O2(g)2SO3(g)△H。测得SO2的转化率为90%,则在此条件下,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A.1.8△H | B.2△H | C.△H | D.0.9△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