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用下表提供的玻璃仪器(非玻璃仪器任选)就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玻璃仪器 |
| A |
分离乙醇和乙酸乙酯的混合物 |
分液漏斗、烧杯 |
| B |
用pH=1的盐酸配制100 mL pH=2的盐酸 |
100 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
| C |
用溴水、淀粉KI溶液比较Br2与I2的氧化性强弱 |
试管、胶头滴管 |
| D |
用NH4Cl固体和Ca(OH)2固体制备并收集NH3 |
酒精灯、烧杯、导管、集气瓶 |
相同物质的量的SO2和SO3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分子数之比为1:1 ②所含O原子数之比为2:3③原子总数之比为3:4 ④S原子数之比为1:1 ⑤质子数之比4:5
| A.①②③④⑤ | B.②③ | C.①⑤ | D.③④⑤ |
下列各组中的两物质作用时,当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比)发生改变时,不会引起产物的种类改变的是()
| A.Na和O2 | B.Ca(OH)2和CO2 | C.Na2O2和CO2 | D.C和O2 |
下列有关阿佛加德罗常数(NA)的说法错误的是()
| A.22.4 L H2所含的分子数目为NA | B.18 g H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NA |
| C.0.5mol 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A | D.2 N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2 mol |
把4.6g钠投入到95.4g水中,不考虑水的蒸发,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 A.小于8% | B.大于8% | C.等于8% | D.等于10% |
在烧杯中加水和苯(苯不溶于水,密度:0.88g/mL)各50ml。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0.97g/mL)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
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B.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C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D.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可能做上下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