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
溶液呈红色
稀HNO3将Fe氧化为Fe3+

AgI沉淀中滴入稀KCl溶液
有白色沉淀出现
AgCl比AgI更难溶

Al箔插入稀HNO3
无现象
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
试纸变蓝色
浓氨水呈碱性

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
固体变黑膨胀
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将足量的H2O2溶液滴入KMnO4溶液中
KMnO4溶液褪色
2MnO4-+7H2O2+6H+=2Mn2++6O2↑+10H2O

将一小块Na放入无水乙醇中
产生气泡
Na能置换出醇羟基中的氢

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
粉末变红
铁与水在高温下反应

A.①④⑤⑥⑦    B.④⑤    C.④⑤⑦    D.①⑤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碳族元素简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CO和H2在ThNi5作用下可以合成CH4
已知温度为T时:① CO(g)+H2O(g)===CO2(g)+H2(g) ΔH=-41 kJ·mol-1
② CH4(g)+2H2O(g) === 4H2(g) + CO2(g) ΔH=+165 kJ·mol-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催化剂不能改变该反应的ΔH
B.①中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小于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C.②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CO(g)与H2(g)合成CH4(g)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工业上可用CO2来生产甲醇。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发生如下反应:
CO2(g)+3H2(g)CH3OH(g)+H2O(g) ΔH>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B.当v(CO2):v (H2)=1:3时,反应达到平衡
C.当 c(CH3OH) = 1mol·L-1时,反应达到平衡
D.平衡后再充入一定量的CO2,甲醇的体积分数一定增大

人体血液呈弱碱性,pH在7.35~7.45之间,超出范围会引起酸或碱中毒。
下列有关血液说法不合理的是

A.血液中溶解的CO2有平衡存在:CO2 + H2O 2­CO3H+HCO3
B.当pH<7.35时造成酸中毒,可静脉滴注NaHCO3溶液解毒
C.病人心肺复苏时大量使用NaHCO3,会造成血液的pH升高,引起碱中毒
D.取一定量pH=8.1的血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pH=7.1

处理污水的絮凝剂聚合硫酸铁的化学式是,下列有关该物质说法不合理的是

A.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B.n 取值范围是:0<n≤6
C.不能在酸性较强的环境中使用
D.若n=2时,构成该物质的三种微粒个数比为1:1:1

将CO2转化为CH4,既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又能得到清洁能源。已知:
CO2(g)+2H2O(g)CH4(g)+2O2(g)ΔH=" +802" kJ·mol-1
右图为在恒温、光照和不同催化剂(Ⅰ、Ⅱ)作用下,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n (CH4)随光照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25h内,催化剂Ⅰ的催化效果比催化剂Ⅱ的效果好
B.0~16h内,v(H2O) =" 1.5" mol/(L·h)
C.在两种不同催化剂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相等
D.反应开始后的15h内,第Ⅰ种催化剂的作用下,得到的CH4最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