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① |
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 |
溶液呈红色 |
稀HNO3将Fe氧化为Fe3+ |
② |
AgI沉淀中滴入稀KCl溶液 |
有白色沉淀出现 |
AgCl比AgI更难溶 |
③ |
Al箔插入稀HNO3中 |
无现象 |
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
④ |
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 |
试纸变蓝色 |
浓氨水呈碱性 |
⑤ |
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 |
固体变黑膨胀 |
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
⑥ |
将足量的H2O2溶液滴入KMnO4溶液中 |
KMnO4溶液褪色 |
2MnO4-+7H2O2+6H+=2Mn2++6O2↑+10H2O |
⑦ |
将一小块Na放入无水乙醇中 |
产生气泡 |
Na能置换出醇羟基中的氢 |
⑧ |
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 |
粉末变红 |
铁与水在高温下反应 |
A.①④⑤⑥⑦ B.④⑤ C.④⑤⑦ D.①⑤
下列溶液加热蒸干后,不能析出原溶质固体的是
A.Fe2(SO4)3 | B.KCl | C.Na2CO3 | D.FeCl3 |
下列关于0.1 mol·L-1 CH3COONa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FeCl3固体,c(CH3COO-)增大 |
B.加入少量NaOH固体,c(CH3COO-)增大 |
C.稀释溶液,溶液的pH增大 |
D.加入适量醋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c(Na+)>c(CH3COO-) |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滴加甲基橙试剂显红色的溶液中:Na+、Fe2+、Cl-、NO3- |
B.c(H+)=10-12 mol·L-1的溶液:NH4+、Al3+、NO3-、SO42- |
C.c(OH-)/ c(H+)=1012的溶液中:K+、Ba2+、Cl-、Br- |
D.由水电离的c(H+)=1.0×10-13 mol·L-1的溶液中:Ca2+、K+、Cl-、HCO3- |
向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分别加少量的Na2O固体后,该离子数目能增加的是
A.HS- | B.CO![]() |
C.NH![]() |
D.NO![]() |
某种外围电子排布式为2s22p5的元素,下列有关它的描述正确的有
A.原子序数为7 | B.在周期表中第一电离能最小 |
C.在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 | D.在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