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语段阅读。
象鞍(ān nān)上留着弹(dàn tán)洞,似(sì
shì)乎还有斑斑血(xuě xuè)迹,混(hún hùn)合着一股皮革(ɡé gě)、硝烟、战尘和血液的奇特气味;象鞍的中央有一个莲花状的座垫,四周镶着一圈银铃,还缀(zuì zhuì)着杏黄色的流苏。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zhònɡ zònɡ)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1)画去括号里错误的注音。
(2)“春秋”在文中的意思是( )。
A.春季和秋季 B.指人的年岁 C.表示整个一年
(3)“象鞍上留着弹洞,似乎还有斑斑血迹……”这句是不是比喻句?( )
A.是 B.不是
(4)请用“ ”画出描写象鞍座垫的句子。
(5)最后一句话赞颂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味道果然不同
放暑假的时候,波波到爷爷的家里居住。爷爷有一个大园子,园子里种了许多花木。园子的四周围着铁丝网,网边种了豆角和丝瓜。
波波刚到爷爷家时,豆角和丝瓜正在开花。爷爷叫波波每天帮着浇水,还施了一次肥。不久,爬满了铁丝网的豆梗和瓜蔓,便长出豆角和丝瓜来。起初只是很细小的一条,三两日便比手指还长了。波波曾用尺去量,发现豆角每天可以长一寸,丝瓜也差不了多少。到波波告别爷爷回家时,带了三条丝瓜和一大把豆角回去,是他自己动手摘的。
波波把豆角和丝瓜交给妈妈,说是自己亲手栽培的,又是刚刚摘下来的,一定新鲜好吃。妈妈晚饭的时候炒了豆角,说丝瓜要留到明天吃。
吃豆角的时候,波波夹了一箸(zhù)放进嘴里,细细嚼着说句;“味道果然不同,鲜甜极了。”弟弟也夹了一箸放进嘴里,尝了尝说:“跟平日的差不多,没什么区别。”爸爸笑着说:“波波觉得好吃,因为他多吃了一样东西。”“什么?”大家一齐问。“感情!”爸爸说着也夹了一箸放进嘴里。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箸:
起初:
栽培:
区别:
(2)吃豆角的时候,弟弟认为豆角,波波却认为豆角,这是因为。
(3)豆角里的感情其实是。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家乡的小河
在我家院子的后面,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它是宁静的,宛如明镜一般,倒映着红色的花,绿色的树;她又是活泼可爱的,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在舞蹈,舞姿优美得就像天空的七彩绸。‖
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绚丽的晨曦中,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她周围的新鲜东西。水绿得像玉,霞红得似胭脂,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
太阳爬上了树梢,把自己的身躯映在河水中,欣赏着火红的脸庞。一群白鹅开始了“曲项向天歌”“红掌拨轻波”的嬉戏。鱼儿凑趣地跳跃着,翻起了一个个跟头,顿时河面上鳞光闪闪。中午的小河真是活泼极了。
傍晚小河真可爱。夕阳西下,太阳把余晖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红,那处绿。又一阵风来,倒映着的泥岸和成排的桑树、桃树,都乱成灰暗的一片,像醉汉,可一会儿又站定了。
小河的夜晚可静啦。喧闹了一天的小河带着倦意入睡了,她像凝固了一般,躺在那里一动不动。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倒空中,对着小河照镜子。这时,寒风任意地扫着河岸上的小草,发出一阵奚奚簌素的声响。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汪汪的狗叫声,此时的小河显得更静、更清。‖
家乡的小河啊,你真美!‖
(1)用“”划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2)用“”划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并用“△△△”圈出看出是拟人句的词。
(3)文章已经用“‖”分段,用简洁、完整、准确的语句概括第二段段意。
(4)判断,对的在()里打“√”
①短文反映了作者对家乡小河的喜爱。()
②短文反映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
③短文反映了作者对家乡小河、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做事讲究效率的爸爸
我的爸爸是一个会抓紧时间,做事讲究效率的人。
元旦那天早上,爸爸带我去买菜。走到十字路口的时候,爸爸忽然对我说:“咱们先到电影院去看看有没有好电影的票吧!”我虽然疑惑不解,但还是跟着他向电影院走去。路上□爸爸向我解释道:“现在刚早上8点,电影院买票的人还不多,咱们就趁这个时候去。要是等买完菜再去,买票的人多了,提着菜又不方便,工作效率不就低了吗?”我这才恍然大悟,爸爸又用这个实例给我讲了“运筹学”,告诉我刚才我讲的那些就是生活中的运筹学。这样,我又接触了一门科学,并对它有了初步认识。
平日,爸爸下班一回家就开始做饭。他在厨房里来回忙碌着,一会剁肉,一会煮饭,一会炒菜,厨房里传出连续不断的“劈劈啪啪”的声音。不到一个小时饭就做好了。每天晚上,我们都是7点钟准时开饭。我问爸爸:“咱们干嘛非7点钟开饭不可呢?”爸爸回答说:“咱们7点开饭,就能边吃边看新闻联播,新闻联播完了,咱们也差不多吃完了。要是吃早了,看新闻时就空着手,什么也干不成;吃晚了,又耽误你们学习。”
吃完饭,爸爸关了电视,坐在写字台旁边进行紧张的翻译工作。在他的带动下,我和弟弟也拿起书本,开始复习。时间一长,我们也养成了抓紧时间的好习惯。
爸爸工作讲效率是远近闻名的。到我家做客的李阿姨对妈妈说:“到你们家就见老黄里里外外地忙,恨不能一天跑200里,真讲效率,真出活!”
(1)文中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
(2)按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①心里不明白,不理解;困惑。()
②形容忽然醒悟,一下子明白过来了。()
③一个接一个,不间断。()
(3)把文章中概括叙述爸爸讲究效率的句子用“”画出来。
(4)读了这篇文章对你有什么启发?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台湾竹
我爱台湾竹,爱它那生命的新绿。爱它那修长的姿态,更爱它那谦逊的品格。
我爱台湾竹的绿。一个不大的花盆里,生长着几十株台湾竹。仔细打量,它的茎是淡绿的,叶是墨绿的,芽是新绿的,都是那样青翠茂盛,凝成了那盆台湾竹绿色的整体。
我爱台湾竹修长的体态。台湾竹细而直的茎有尺把高,茎的顶端簇拥着一堆叶子。说是簇拥,其实排列有序,每层都长着二三片绿叶,几层加在一起,数一数足有十四五片叶。修长的绿叶呈条线状,自然地向外展开。每片叶子上都有纵贯叶子两端的脉纹,远看,就像盛开着的“绿色的花朵”。少女都以身材苗条引以为自豪,台湾竹在植物世界里恐怕也算得上一位亭亭玉立的“公主”了吧。
有人以为台湾竹不开花。其实每年百花盛开的时候,台湾竹也悄悄地开出一朵朵洁白的小花,只是很少有人注意这些,因为这些花实在太不起眼、太不引人注意了。 但它却不管你欣赏与否,默默无闻地为大自然倾吐着自己的全部芳香。是啊,越是普通就越是平凡,也越具有一种朴素、谦逊而充实的美。
我爱台湾竹。
(1)写出带点词的近义词。
①仔细打量,它的茎是淡绿的。( )
②少女都以身材苗条引以为自豪。( )
③竹具有—种朴素、谦逊而充实的美。
(2)第二自然段中“凝成”的意思是(),具体是由()()()“凝成了那盆台湾竹绿色的整体”。
(3)这篇文章,作者以“爱”为主线,来抒发自己强烈的情感。作者先具体写了爱,接着写爱,最后写爱,进而感情升华,点明文章主旨。所以点出文章中心的部分是在第自然段。
课外阅读
四季的美
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云。
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偎依着西山,感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齐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声听起来叫人心旷神怡。
冬天最美是早晨。 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银霜的早晨在无雪无霜寒冷的清晨也要升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廊下时那心情和这寒冷的早晨是多么和谐啊!
(1)写出加点词的近义词。
偎依——( )暖和——( )
(2)给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3)这篇短文是按( )顺序叙述的。
(4)短文中,作者所描写的美丽的景物有:春天的( ),夏天的( ), 秋天的( ),冬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