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每空1分,共5分)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里,如下图所示放在实验台上。

(1)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试管口的脱脂棉上(10~15滴),
A的名称为              ,该仪器的用途为                                
(2)实验中须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为                      
(3)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4)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有许多,请你试着写两条
a                        
b                        .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碳酸亚铁(FeCO3)是制取补血剂的原料,以下是用黄铜矿废液[溶质成份为Fe2(SO43、CuSO4及H2SO4]为原料,制备碳酸亚铁并回收铜的生产流程示意图:

已知:①Fe与Fe2(SO43溶液能发生反应生成FeSO4②溶液B中只有一种溶质

(1)步骤1中,试剂A为  ,加入过量A的目的是  ;反应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之一是有红色固体析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操作a的名称:  

(3)步骤Ⅱ中,试剂C的化学式可能为  

(4)步骤Ⅲ的目的是:除去“不溶物”中的另一种金属,回收得到纯净、干燥的铜。用化学方法回收铜的操作步骤为:加入过量的  、过滤、  、干燥;回收铜的物理方法为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下表(图1)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请参考元素①~⑦在表中的位置,回答问题:

(1)根据④和⑤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得出两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  

(2)核磁共振(NM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已知只有质子数为奇数的原子才有NMR现象。表中①~⑦元素的原子能产生NMR现象的有  (用元素符号表示)。

(3)甲、乙、丙、丁是由表中①~⑦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①甲是一种盐,在农业生产上常用作复合肥,该盐的化学式为  

②乙是一种氧化物,常用作某些食品包装袋中的干燥剂。乙的俗称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作干燥剂的原因  

③丙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且两元素的质量比为6:1.如图2是丙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丁是一种酸,常温下不稳定,容易发生如下分解反应:3  =HNO3+2NO↑+H2O,丁的化学式为  

下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温度(℃)

10

20

30

40


溶解度(g)

NaCl

35.8

36.0

36.3

36.6

Na 2CO 3

12.2

21.8

39.7

53.2







(1)氯化钠与碳酸钠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是   ;40℃时,分别配制表中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物质是   

(2)写出一种将碳酸钠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   

(3)碳酸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提纯碳酸钠的操作是:加水溶解→     →过滤、洗涤、烘干。

(4)20℃时,取1.8g碳酸钠粉末加入试管中,先滴入几滴水,观察到粉末结块;再继续加入10mL水,振荡,用手触摸试管壁,感觉到发烫。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滴入几滴水,粉末结块是由于生成了晶体(Na 2CO 3•10H 2O),该晶体属于混合物

b.碳酸钠溶于水时放热

c.加入10mL水,振荡,会观察到固体部分溶解

d.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化学不仅与公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是推进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

(1)"智能蒸汽熨斗"可以定时加热,自动停止,自动调控蒸汽量大小,减少了向水槽中注水的次数。从微观角度看,水槽中水逐渐减少的原因是   ,据此推测可能影响微粒运动的快慢的因素是  

(2)我国科学家研究表明,某种虫子以塑料为食,能将聚乙烯、聚苯乙烯等降解矿化为CO 2.聚乙烯、聚苯乙烯属于   材料;昆虫降解塑料属于   变化,它可有效解决的环境问题是  

(3)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分解水制氢的一种原理如图所示:

①反应I中,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  

②反应Ⅲ的反应类型为  

③理论上,每生成32gO 2能得到  gH 2

洗洁精是家庭必备的清洁用品,可迅速分解油腻、去污、除菌,有味道淡雅、洁净温和、泡沫柔细、低残留的优点。洗洁精的有效成分是表面活性剂,还含有泡沫剂、香精、水、色素等多种成分。请回答:

(1)洗洁精去除油污的有效成分是  

(2)洗洁精去除油污的原理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