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
B.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
C.秦岭—淮河一线是一月份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
D.秦岭—淮河一线是8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
东南亚与我国陆界相邻的国家是()
A.马来西亚、老挝、越南 |
B.马来西亚、老挝、缅甸 |
C.越南、老挝、缅甸 |
D.泰国、老挝、缅甸 |
关于日本经济高度发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大 |
B.进口原料,出口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
C.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 |
D.山地、丘陵比重小,平原面积广阔 |
某校地理小组的同学进行地理野外考察活动,他们将考察的区域画出了如下所示的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据图回答小题。同学们测得甲村12时的气温是16℃,则乙村此时的气温约为()
A.19℃ | B.16℃ | C.13℃ | D.10℃ |
为了找到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观察点,他们去了如图序号所示的四个地点。你认为这个观察点应该选择(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都位于西半球 |
B.甲、乙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 |
C.甲地的经纬度是30°W、30°N |
D.乙地位于甲地的东北方 |
区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同时对不利的地理条件进行合理改造,这样才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下列对自然条件的利用或改造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A.西北、华北、东北风水危害严重的地区种植水稻,改造当地小气候 |
B.新疆改造山地牧场,大力发展种植业,建成我国粮食生产基地 |
C.山东半岛利用海岸线漫长和丘陵气候温和的优势,发展水产业和温带水果 |
D.长江中下游地区改造湖泊,变成水稻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