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是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氧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填编号),试管口棉花团的作用是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
(3)查阅资料得知:实验室常用浓氨水和碱石灰固体混合来制取氨气,氨气密度比空
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为氨水。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若用F装置收集氨气,气体应从____(填“a”或“b”)导气管进入瓶中。若将集满氨气的试管倒置于如图G所示的水槽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
(4)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氧化铁对氯酸钾分解放出氧气的反应有无催化作用,他们用如甲图所示的装置做了如下实验:
将两份质量相等的氯酸钾分别放入两支一大一小的试管中,向小试管中加入氧化铁且均匀混合,充分加热至没有气体放出,加热过程中,同时测定两支试管放出氧气的时间和氧气的体积。实验结束后,将所测数据绘制成乙图所示的曲线。在老师的指导下回收了氧化铁,发现其质量没有改变。
①实验中采用甲图所示的“套管式”加热装置的目的是 。
A.增加大试管中产生氧气的量
B.对比实验获得正确的结论
C.使大试管内氯酸钾先分解
②分析乙图曲线,能够得到的正确结论有 。
A.小试管中固体分解放出氧气所需温度比较低
B.小试管中固体分解放出氧气的速率较快
C.大小试管中固体完全分解放出氧气的体积相同
D.大试管中固体完全分解放出氧气的体积比较多
向装有等量水的A、B、C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5g、25gNaNO3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
(1)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填序号);
(2)图二中能表示NaNO3溶解度曲线的是(填“甲”或“乙”);
(3)要使B烧杯中剩余的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
(4)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
A.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B.所含溶剂质量:甲<乙
C.溶液质量:甲>乙 D.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室温下(20℃),往装有100毫升水的烧杯中就爱如1克熟石灰,充分搅拌,底部仍有较多熟石灰。实验后同学们分析实验现象及数据得出如下结论:
结论一:烧杯中形成的溶液为室温下的熟石灰饱和溶液;
结论二:在室温下,熟石灰的溶解度小于1克;
(1)以上结论正确的是;
(2)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该溶液中,能观察到。
我市某学校科学实验室考查“粗盐提纯”操作。请回答此实验操作相关问题:
(1)粗盐提纯的过程是、过滤、蒸发。
(2)过滤操作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为烧杯、带铁圈的铁架台、滤纸、玻璃杯和。
一些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70’C时,在l00g水中加入ll0g硝酸钾固体,所形成的溶液是______溶液(“饱和”或“不饱和”)。
(2)将上述溶液降温到l0℃时,析出的晶体质量是________g。
(3)工业上将硝酸钾和氯化钠的热混合溶液(两者均己达到饱和)冷却至室温.析出晶体。
①析出的晶体中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___;
②关于剩余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只含氯化钠,不含硝酸钾,且氯化钠达到饱和
B.含有氯化钠,又含有硝酸钾,且只有氯化钠达到饱和
C.含有氯化钠,叉含有硝酸钾,且两者都达到饱和
右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由图可知:
(1)当温度为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填“>”、 “<”或“=”)氯化钠的溶解度。
(2)当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可用法提纯硝酸钾。
(3)硝酸钾、氯化钠都属于(填“易溶”、“可溶”、“微溶”或“难溶”)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