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实验表明,桦尺蛾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S和s控制,黑色(S)对浅色(s)是显性。在19世纪中期以前,桦尺蛾种群中S基因频率很低,在5%以下,到了20世纪上升到95%以上。试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1)在19世纪时,桦尺蛾的栖息地曼彻斯特地区,树干上长满了地衣,在此环境条件下,种群s的基因频率高的原因是 。
(2)随着英国工业的发展,工业炼铜使地衣不能生存,树皮暴露,并被煤烟熏成黑褐色,在此环境条件下,种群S的基因频率升高的原因是 。
(3)上述事例说明,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 ,经过长期的 ,其中不利变异被不断 ;有利变异则逐渐 ,从而使种群的 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方向缓慢地进化。因此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 决定的。
右图是某学校高二学生根据西瓜受粉后,子房发育成果实的过程绘出的变化曲线(注:横坐标示实际天数,纵座标示子房直经大小),其中A曲线表示正常授粉情况下的记录,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曲线A说明授粉后子房能发育成果实,原因是胚珠发育成____________的过程中,合成__________,促进其发育成果实。
(2)曲线B表示子房直径逐渐____________,说明子房没有发育,曲线B下降的可能是雌蕊未____________,或者子房发育早期,人为除去了种子或被虫蛀,使果实发育缺乏生长素而。
右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并回答:
(1)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和骨髓内转变为a、b、c等细胞的过程被称为__________。
(2)⑤过程的产物Y的化学本质是______,参与其合成并分泌的膜性细胞器有等。
(3)图中能分化成浆细胞的是(用字母填空)。如果X是HIV,则由于图中______(用字母填空)细胞的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而死亡。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在神经系统中有维持身体平衡的结构是,人体冷觉的形成场所是。
下列甲表示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扩散速率与红细胞内外的葡萄糖浓度差之间的关系,乙图表示在酶量一定,温度为 34。C 时淀粉溶液浓度对人体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速率的影响,丙表示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影响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限制b点扩散速率上升的因素是____________,乙图中限制b点反应速率上升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
(2)乙图中若在a点把温度调整为37 0C,曲线会发生什么变化?请画出变化后的曲线。
(3)丙图中,a点所对应的温度是。a点到b点曲线急剧下降,其原因是。
(10分,每空1分)下列为某兴趣实验小组探究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过程。
(一)提出问题:唾液淀粉酶进入胃后还能发挥作用吗?不同PH对酶的作用相同吗?
(二)作出假设: PH太高或太低值对酶的活性有影响。
(三)可供选择的实验材料:新鲜的淀粉酶溶液、蒸馏水、5%氢氧化钠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5%盐酸溶液、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等。
(四)进行实验:
步骤 |
试管1 |
试管2 |
试管3 |
1 |
1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 |
1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 |
1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 |
2 |
1mL蒸馏水 |
① |
② |
3 |
2mL可溶性淀粉溶液 |
2mL可溶性淀粉溶液 |
2mL可溶性淀粉溶液 |
4 |
37.50C水浴保温5min |
||
5 |
2mL③试剂,振荡 |
||
6 |
水浴加热2min |
||
7 |
观察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变化并记录 |
||
结果 |
④ |
⑤ |
⑥ |
结论 |
PH太高或太低值对酶的活性有影响。 |
⑴ 表中的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⑵在上述实验中,自变量是,试举2个无关变量。
⑶若将步骤2和步骤3的顺序颠倒,对实验结果会有什么影响吗?________(有、没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