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种群中,XB的基因频率为90%,xb的基因频率为10%,雌雄果蝇数相等,理论上XbXb、XbY的基因型频率依次为
A.1% 5% | B.0.5% 5% |
C.10% 10% | D.5% 0.5% |
下列有关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及功能验证实验中,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色素之所以能够在滤纸上分离开的原因是不同的色素分子大小不同 |
B.实验中要注意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是为避免色素迅速扩散进入层析液中 |
C.将叶绿体色素提取液装入试管,让一束白光穿过该滤液后再经三棱镜对光进行色散,光谱的颜色明显减弱的是绿光 |
D.提取的叶绿素溶液,给予适宜的温度、光照和CO2可进行光合作用 |
关于信息传递,你认为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核酸复制来实现的 |
B.细胞间的信息传递须经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完成 |
C.信息传递也普遍存在于个体与个体之间,如草的绿色引来食草动物的采食 |
D.信息传递还存在于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
通过研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之间的关系,可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下列各项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用含有酚酞的琼脂块浸入NaOH液中呈紫红色,可显示物质(NaOH)在琼脂块中的扩散速度 |
B.相同时间内物质扩散进琼脂块的体积与其总体积之比可以反映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 |
C.实验证明,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越快 |
D.实验说明细胞之所以分裂的原因之一是其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继续生长 |
下列关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A.生物膜中的磷脂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 |
B.分泌蛋白的修饰加工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同完成 |
C.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 |
D.生物膜系统是由细胞膜、各种细胞器膜和核膜共同构成 |
某种有机磷农药能使突触间隙中的分解乙酰胆碱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受抑制,某种蝎毒会抑制 Na+通道的打开。下图表示动作电位传导的示意图,其中a为突触前膜,b为突触后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轴突膜处于②状态时,Na+内流且不需要消耗 ATP |
B.处于③与④之间的轴突膜, Na十通道大量开放 |
C.若使用该种有机磷农药,则在a处不能释放乙酰胆碱 |
D.若使用该种蝎毒,则能引起b处Na+通道的打开,形成一个小电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