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是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其中正确的是
| A.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 |
| B.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 |
| C.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 |
| D.调节反光镜——调节物像的大小 |
下列关于人体体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体温的调节也是人体稳态调节的一部分 |
| B.体温因年龄、性别等不同而存在微小的差异 |
| C.发烧时厌食是因为体温高影响了消化酶的活性 |
| D.人体在寒冷环境中能增加代谢产热的激素主要是肾上腺素和胰岛素 |
右图为基因组成为Aa的动物在形成精子过程中某一时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2号染色单体上与A相同位置的基因最可能是a |
| B.若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则可能出现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后代 |
| C.1个该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最终可能形成4种类型的精细胞 |
| 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将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
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该方法的基本内涵是:在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证明假说。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不是偶然的”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
| B.“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
| C.“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
| D.“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并且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属于假说内容 |
下面是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图1,其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及部分肽链放大图(图2),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2中含有的R基是①②④⑥⑧ |
| B.该蛋白质中含有1条肽链124个肽键 |
| C.图2共有4种氨基酸,4个肽键 |
| D.从图2可推知该肽链至少含有3个游离的羧基 |
在蝌蚪发育成蛙的过程中,蝌蚪的尾逐渐消失,与这一“自溶”现象有关的细胞器是()
| A.线粒体 | B.中心体 | C.核糖体 | D.细胞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