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毒品可卡因对人脑部神经冲动传递干扰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结构①将多巴胺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
B.多巴胺能与结构②特异性结合并进入下一个神经元 |
C.可卡因可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加,从而增强并延长对脑的刺激,以产生“快感” |
D.“瘾君子”未吸食毒品时,精神萎靡,四肢无力,是由于体内生长激素的含量减少 |
当一只蚜虫受到攻击时,就会释放出一种起警告作用的化学物质,以便使邻近的蚜虫迅速逃避敌害,这种现象所属的特征及信息传递类型分别是( )。
A.种内互助化学信息 |
B.种内互助行为信息 |
C.种间互助化学信息 |
D.种内互助物理信息 |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分析与相关原理不符的是( )。
A.在捕食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基本相同 |
B.枯枝败叶中储存的能量,不能被植物直接利用 |
C.在生态系统中,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中循环 |
D.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不都是沿食物链进行的 |
资源的合理使用是使产量最大化,又不影响资源的持久利用。自然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假设种群的最大值K=200,N表示种群数量水平,根据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曲线上的点 |
种群大小 |
(K-N)/K |
种群的增长量 |
S1 |
20 |
0.90 |
18 |
S2 |
50 |
0.75 |
38 |
S3 |
100 |
0.50 |
50 |
S4 |
150 |
0.25 |
38 |
S5 |
180 |
0.10 |
18 |
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
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时进行
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
D.若此表示酵母菌生长状况,则有害代谢产物在S1时期大量积累
右图是某生态系统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包括了图中全部生物的总和 |
B.图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蛇 |
C.图中由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共5条 |
D.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至少是流入螳螂能量的25倍 |
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及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与光照强度有关 |
B.光照强度、地形、湿度等是水平方向上分布着不同生物类群的原因 |
C.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可以改变群落结构但不会导致生物群落发生演替 |
D.自然条件下,群落演替一般是朝着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