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2009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
国家 |
储量(%) |
产量(%) |
消费量(%) |
中国 |
36 |
97 |
41 |
美国 |
13 |
0 |
13 |
日本 |
资料缺失 |
0 |
26 |
其他 |
51 |
3 |
20 |
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从20世纪70年代占世界总量的74%,到2009年仅占36%,其主要原因是( )
①世界稀土资源的探明储量提高 ②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多
③我国稀土资源过度开采 ④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①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 ②针对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大力开采转变为经济优势
③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 ④进一步扩大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③ |
就地式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而农村逐步向城镇转化。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人口职业构成变化。读图完成小题。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产业是( )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
B.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
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
D.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
造成该城镇人口职业构成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增长过快 | B.区位选择变化 |
C.职业收入差异 | D.产业结构升级 |
就地式城市化对当地的影响是( )
A.加速区域中心城市的扩展 | B.扩大城乡之间经济的差异 |
C.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整合 | D.不利于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 |
专业村是指某一农村的大部分农户商品性地从事一种及与之相关联的生产或服务活动,该活动的经济总量构成了这个村的经济总量的主体。下面两图为河南省的地形和四种类型专业村的分布图。读图完成小题。图中四种农作物的种植受地形和气候因素限制最明显的是( )
A.苹果 | B.茶叶 |
C.花卉 | D.蔬菜 |
下列对图中各类专业村的区位分析,正确的是( )
A.离城市越远越利于茶叶、蔬菜专业村的形成 |
B.平坦的地区有利于苹果、茶叶专业村的形成 |
C.土地资源丰富利于蔬菜、苹果专业村的形成 |
D.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有利于花卉专业村的形成 |
读某年我国各省区人均碳足迹(即人均碳排放量,单位:吨/人·年)示意图,完成小题。我国人均碳足迹的分布特点是( )
A.北多,南少 | B.西南多,东北少 |
C.东多,西少 | D.沿海多,内地少 |
影响我国人均碳足迹的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
A.经济水平 | B.产业结构 |
C.技术水平 | D.交通运输 |
图为中国某省区轮廓及某地理要素等值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题。图示省区简称及等值线反映的地理要素最可能是( )
A.湘 海拔(米) |
B.贵 海平面气压(百帕) |
C.粤 年太阳辐射总量(千瓦·时/平方米) |
D.青 年降水量(毫米) |
下图示意我国某大城市2009年城区地价等值线,读图回答小题。中心商务区最有可能分布的区域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与其他区域相比,近年来④地地价涨幅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高附加值产业集聚 | B.原有基础设施完善 |
C.外来人口迁入 | D.逆城市化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