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是( )
A.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激素③分泌过多 |
B.缺碘时激素①和②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 |
C.图中共有3处箭头表示负反馈调节 |
D.垂体还能分泌与激素③有相似生理效应的激素 |
如图是某二倍体(AABb)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
A.甲图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 |
B.乙图表明该动物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发生基因突变 |
C.丙图表明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 |
D.甲、乙、丙所产生的变异均可遗传给后代 |
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
B.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
C.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 |
D.一般情况下,水稻雄蕊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中则不能 |
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 |
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内合成的 |
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 |
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
已知一条完全标记15N的DNA分子在只含14N的培养基中经n次复制后,仅含14N的分子总数与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之比为7∶1,则n是
A.2 |
B.3 |
C.4 |
D.5 |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到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0%,沉淀物的放射性占90%。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A.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
C.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
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