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区共同生活着具有捕食关系的甲、乙两种动物,两者的个体数长期保持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物种的灭绝必然导致甲物种的灭绝,反之亦然 |
B.在长期进化中,甲、乙两物种必然互为选择因素 |
C.甲物种基因的突变必然导致乙物种基因的突变,反之亦然 |
D.甲、乙个体数的长期稳定说明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 |
在做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中,甲、乙两只桶内,D和d两种彩球的数目相等,比例为D:d=1:1。这是为了体现
A.好计算 | B.两桶的配子之比为1:l |
C.小球数目相等 | D.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
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子代中出现不同的性状 | B.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 |
C.雌雄配子的分离 | D.控制相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 |
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人的身高与体重 | B.狗的卷毛与长毛 |
C.豌豆的高茎与黄豆的矮茎 | D.果蝇的长翅与残翅 |
下图1表示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有关操作,图2是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刚溶化的海藻酸钠应迅速与活化的酵母菌混合制备混合液 |
B.图1中X溶液为CaCl2溶液,其作用是使海藻酸钠形成凝胶珠 |
C.图2发酵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为了使培养液与酵母菌充分接触 |
D.图1中制备的凝胶珠用蒸馏水洗涤后再转移到图2装置中 |
下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
B.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
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
D.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