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为水稻的几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A、D过程培育新品种的方法叫杂交育种,其特点是把不同亲本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其原理是基因突变
B.B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C.C、F过程可用秋水仙素进行处理,原理是抑制着丝点分裂,使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D.E过程能打破物种的界限,需要的酶是限制酶、DNA聚合酶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基因突变的原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疟原虫在人体内只能进行无性生殖,在按蚊体内才进行有性生殖。人被感染疟原虫的按蚊叮咬后可患疟疾。在水中,按蚊幼虫(孑孓)以藻类和细菌为食,同时又被鱼类捕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疟原虫与人是寄生关系
B.疟原虫与按蚊是寄生关系
C.藻类属于生产者,孑孓和鱼类属于消费者
D.鱼类与藻类只存在捕食关系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功能及相关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萤火虫能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光能,植物能将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B.植物→兔→鹰这条食物链中,鹰是次级消费者,位于第三营养级
C.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该过程是通过物理信息传递完成的
D.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经生物的呼吸作用,生成二氧化碳,最后重新回到大气中

对某地区新引入一种鸟的种群增长率(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1~7年的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如下表。下列对该鸟种群描述正确的是( )

年份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第5年
第6年
第7年
增长率
0.66
1.24
2.81
3.67
2.94
1.65
0.03

A.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B.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呈“J”型增长
C.种群增长受种群密度的制约
D.第3~4年中种内斗争最激烈

某学生进行探究10 mL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利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0.1 mm,1/400 mm2)进行计数。甲图是某天显微镜镜检结果,乙图是7天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酵母菌数量过多,需加水稀释后再统计
B.甲图中的酵母菌数量对应于乙图中的第3天
C.相同条件下再次实验,酵母菌种群数量的K值基本不变
D.酵母菌自身代谢状况也会影响实验数据的统计

关于图中种群数量变化说法错误的是 ( )

A.种群“J”型曲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
B.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就是“J”型增长
C.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600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
D.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