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参与了抗击甲型H1N1流感的国际性合作,并已经研制出甲型H1N1流感疫苗。下图所示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反应。
(1)人体内首先通过 免疫过程阻止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散播,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可预防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作用是 。
(2)图中物质b的名称是 ,D细胞的作用是 。
(3)艾滋病(AIDS)全名是 ,是由 病毒引起的,该病毒侵入人体后攻击人体的 ,最终使人体免疫系统瘫痪而死亡。
(4)进行器官移植,只有当供体的所有组织相容性基因都存在于受体中时,供体的组织才不会被排斥。如果母亲的基因型为A1A1B3B3,父亲的基因型为A2A2B4B5,则其子女的基因型为 , (父亲、母亲)的器官移植给子女不会被排斥。
(5)淋巴细胞依靠其细胞表面的受体识别抗原,每个淋巴细胞只带有一种特异性抗原受体。淋巴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是怎样产生的呢?模板学说认为,是在抗原进入机体后,以抗原为模板设计出来的。克隆选择学说认为,在抗原进入机体之前,具有不同类型特异性受体的淋巴细胞就已经存在。请用下面给出的材料设计实验,对两种学说进行检验。实验材料:小白鼠,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原X,未标记的抗原X,抗原Y等(注:高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原能够全部杀死带有互补受体的淋巴细胞)
实验步骤:
①给小白鼠注射 ,小白鼠对此种抗原不发生免疫反应。
②一段时间后,给小白鼠注射 ,观察小白鼠是否对此种抗原发生免疫反应。
③再过一段时间,给小白鼠注射抗原Y,观察小白鼠是否对此种抗原发生免疫反应。预期结果与结论:
若 ,则实验结果支持克隆选择学说。
下图甲曲线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试回答:
(1) 图甲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X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2)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甲曲线中a点将向移动,b点将向移动。
(3)图乙装置中隔在灯与试管之间盛水玻璃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实验中每隔5min改变一次试管与玻璃柱之间的距离,随着距离的增加,气泡产生速率下降,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利用乙图装置进行实验的设计思路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为发生在生物体细胞中的一系列生理过程示意图,有些数字表示物质,有些表示过程,请据图回答:
(1)若该细胞为原核细胞,则图中不可能发生的(填序号)过程。若为果蝇的体细胞,则细胞中合成②mRNA的场所在等结构中。
(2)直接决定③中氨基酸种类和顺序的是(填序)。在同一植物体的不同部位的细胞中,③的种类不同,原因是。若④为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酶,则④进入线粒体中体现了线粒体膜的结构特点是。
(3)科学家用差速离心法能够分离各种细胞结构。分离动物细胞结构时必须首先破坏细胞膜,破坏细胞膜最常用、最简便的方法是。
(9分)下图是某种果蝇的精原细胞分裂产生精细胞的示意图,其中图Ⅳ细胞中只表示了部分染色体的情况。根据图回答:
(1)图Ⅱ细胞的名称是,该细胞有对同源染色体,有个染色单体。图Ⅳ细胞表示的时期应该在方框(填①或②)的位置。
(2)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根本原因是。
(3)图Ⅲ中每个细胞的核DNA含量是①阶段细胞的。
图Ⅲ中的细胞成熟后经可恢复到I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4)假定该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Cc,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均独立遗传,则这个精原细胞可产生种精子。
(7分)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装片时,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甲图的细胞,在高倍镜中看到乙图中所示的视野;丙图是该同学根据细胞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过程而绘制的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变化的坐标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甲图可以看出,生物体通过完成个体发育。
(2)乙图中的B细胞处于丙图中段。
(3)下图为某同学建构的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模型图,其中建构正确的是:()(多选)
(4)基因突变导致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时期对应丙图中的段,基因重组发生的时期对应丙图的段,如果丙图代表的是有丝分裂,则染色体组加倍的点是。
(5)该同学用洋葱植株做一系列的实验,下列结构中总是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有:()
A.线粒体 | B.叶绿体 | C.核糖体 | D.染色体 E.液泡 |
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试验材料,据资料显示,果蝇约有104对基因,现有一黑腹果蝇的野生种群,约有107个个体,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⑴ 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_________,经观察,该种群中果蝇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是在突变过程中产生的等位基因,通过有性生殖中的基因重组而产生的,使种群产生了大量的可遗传变异,其产生的方向是_______,它们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______,但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⑵ 随机从该种群中抽出100只果蝇,测知基因型AA(灰身)35只,Aa(灰身)60只,aa(黑身)5只,请问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
(3)假定残翅(v)的基因频率为10-5,由于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残翅果蝇难以生存,结果长翅果蝇(V)类型个体逐渐增多,V基因频率也随之升高,经过许多代后,长翅类型为该种群中常见类型,与其他突变类型相比,残翅个体要少得多,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同的果蝇种群之间,一旦发生了____________隔离,就不会有_________交流。
(5)通过对果蝇和其他生物的群体遗传学的研究,可得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