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双链DNA分子中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G:C=1:2:3:4,则该DNA分子( )
A.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 |
B.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10个 |
C.四种含氮碱基A:T:G:C=3:3:7:7 |
D.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200种 |
基因型为Mm的动物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MM、mm、Mm的分开,分别发生在(不考虑交叉互换、基因突变等情况)
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时 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时
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时④精细胞形成精子时
A.① ②③ | B.③ ③② | C.② ②② | D.② ③④ |
英国科学家约翰·苏尔斯顿因发现了存在于高等生物细胞中的nuc-1基因(又被称为细胞凋亡基因,其编码的蛋白质能使DNA水解)而荣获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胞中遗传信息缺失可能是细胞编程性死亡的原因之一 |
B.如能激活癌细胞nuc-1基因,可导致癌细胞死亡 |
C.蝌蚪尾部的自溶现象是细胞编程性死亡的具体表现 |
D.在生物发育过程中,细胞的产生和死亡的数量始终保持动态平衡 |
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中产生了过量的运动神经元,它们竞争肌细胞所分泌的神经生长因
子,只有接受了足够量神经生长因子的神经元才能生存,并与靶细胞建立连接,其它的则发生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生长因子影响了神经细胞的基因表达 |
B.发生凋亡的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属于细胞免疫 |
C.神经元凋亡是不受环境影响的细胞编程性死亡 |
D.脊椎动物细胞凋亡仅发生在胚胎发育时期 |
下列有关细胞分化、衰老及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衰老时,染色质收缩不影响基因的表达 |
B.衰老细胞会发生线粒体减少、酶活性降低及细胞核体积变小等现象 |
C.细胞分化发生在多细胞生物的胚胎期,细胞衰老与死亡发生在老年期 |
D.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粘连蛋白会减少 |
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获得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乙中的c点对应图甲中的C点,此时叶肉细胞内的气体交换状态对应图丙中的① |
B.图甲中的光合作用开始于C点之前,结束于F点之后 |
C.到达图乙中的d点时,玻璃罩内CO2浓度最高,此时叶肉细胞内气体交换状态对应图丙中的③ |
D.经过这一昼夜之后,植物体的有机物含量会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