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是生物学研究过程中常采用的技术手段。下面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含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洋葱根尖,可以在细胞核和线粒体处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而在核糖体处则检测不到 |
B.将果蝇精原细胞中的DNA都用32P标记,然后放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所得到的4个子细胞中一定都含有32P |
C.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一定不含18O,而尿液中有H218O |
D.赫尔希和蔡斯用噬菌体去侵染分别用32P和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证明了DNA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
将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养成幼苗时,下列条件中不需要的是()
A.具有完整细胞核的细胞 | B.一定的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 |
C.离体状态 | D.导入指定基因 |
下列四个选项中没有采取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A.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 |
B.秋水仙素处理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 |
C.人工种子的培育 |
D.“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的培育过程 |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治疗就是把缺陷基因诱变成正常基因 |
B.基因诊断的基本原理是DNA分子杂交 |
C.一种基因探针能检测水体中的各种病毒 |
D.原核基因不能用来进行真核生物的遗传改良 |
为了提高β-干扰素的抗病性活性和储存稳定性,科学家将天然β干扰素基因进行定点突变导入大肠杆菌表达,使天然干扰素第17位的半胱氨酸改变成丝氨酸。该生物技术为()
A.基因工程 | B.蛋白质工程 | C.基因突变 | D.细胞工程 |
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
A.目的基因的获取 | B.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C.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 D.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