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研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习近平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正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
九年级(1)班同学围绕“创新”这一主题开展实践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相关任务。
第一组同学通过上网搜集到以下信息图片
(1)根据前三幅图片,请揣摩第④幅的内容,写出其名称,并回答这些图片共同说明了什么。
第二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以下信息
科技应用 国家 |
对外技术依存度 |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 |
中国 |
50% |
39% |
美国 |
5% |
70% |
(2)联系材料,说说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第三组同学召开主题座谈会交流心得体会
话题一:生活中处处有创新,创新就在我们身边。创新思维是创新实践、创造力发挥的前提。“雨伞”是我们很熟悉的生活用品,它的用途除了遮雨防淋,还有很多,如作为礼物送人、当杂技演员走钢丝的平衡物、当急救用降落伞、广告伞可以做广告宣传、浅色伞可当照相反光板……
(3)请发挥你的创新思维,再说出“雨伞”的两种用途。话题二:同学们就“培养创新精神”这一主题畅谈自己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的做法……
(4)请列出你的发言要点。
活动探究题
材料:进入初中,一切是那么的新鲜,一切又是那么的好奇,新环境、新同学、新集体、新体验,给了我们新的憧憬。为了加强同学们的互相了解,促进同学们之间的友谊,共创优秀班集体,七年级(1)班准备开一次主题班会。假如你是该班同学,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这次班会拟订一个主题。(要求精炼概括)(1分 )
(2)为开好此次主题班会,需要做好哪些活动准备?(至少写出两项。)
(3)通过这次活动,让我们认识到班级集体的重要性,你认为我们应如何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班级集体呢?
升入初中后的小明最近遇到了以下问题:
1.同学们在热烈的讨论元旦晚会的事,他也想谈谈自己的见解,但又怕说出来被大家取笑。
2.他和同学约好星期天出去玩,但妈妈说现在外面坏人多,不让小明出去。
3.最近小明发现前排女生的形象最近老师出现在脑海中,以至于上课经常走神。
(1)小明的生活遇到了哪些烦恼?
(2)你能告诉他应该怎样做才能消除烦恼吗?
某中学初一的学生小林在学校除了上课听讲,课余时间几乎就是趴在课桌上睡觉,既不愿出去活动,也不愿与同学交流。即使在家里,小林也与父母交流极少。其实小林也很想交朋友,但是与别人交往时显得拘谨甚至尴尬,对人怀有很深的戒备。
根据上述事例,请你回答:
(1)小林这种心理属什么心理?这种心理有什么危害?
(2)假如你是小林的同学,你打算怎样帮助她?
情景一:张强上初中后,因为功课难度加深,爸爸妈妈不再帮他检查作业,也不陪她复习功课,结果他学习时六神无主,学习成绩直线下滑。
(1)请帮助张强找出“学习成绩直线下滑”的原因,并给一条合理的建议。
情景二:别人很快就能做完作业,而王刚总要花两倍甚至更多的时间,于是王刚开始模仿同学的学习方法,结果越学越糟。
(2)王刚该怎么办,请你帮他分析。
情景三:进入初中后,面对初中那么多门功课,唐涛经常是做着这门作业又想着别的科目,结果哪门功课都没有做好,唐涛觉得很乱,却不知从何做起。
(3)你觉得唐涛的问题在哪里?他应该怎么办呢?
初四、三班的小林同学关注时事要闻,喜欢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热点。以下是他看到的几则新闻,请你和他一起探究:
材料一:2014年3月5日至13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肩负着人民嘱托的人大代表认真履行职责,共谋发展大计。大会审议并推准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
材料二:“十二五”规划为提高百姓收入,提出两个提高的目标,即“努力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材料三: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口总量为13.7亿,近十年我国人口净增长7390万人。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十二五”规划为提高百姓收入,提出“两个提高”的目的是什么?为实现“两个提高”的目标,在收入分配中我们的制度依据是什么?
(3)针对我国面临的严峻人口形势,请你谈谈教育对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