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有为“托孔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一些激进派提出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这主要是因为( )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 |
B.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涌入中国 |
C.知识分子思想逐渐激进 |
D.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
基于“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财产之多寡”的认识,明治政府开始( )
A.实行地税改革 | B.开化社会文明 |
C.引进欧美科技 | D.鼓励工商贸易 |
光绪帝为了贯彻新政,在人事上的重大举措是( )
A.颁布变法法令 |
B.游说外国人支持 |
C.给袁世凯加官晋爵、委以重任 |
D.将礼部两尚书、四侍郎全部革职,任命谭嗣同等为军机章京 |
下列对于百日维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全面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 | B.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C.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 D.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
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的共同点是
A.触动了显贵的利益 | B.加重了对农民的负担 |
C.改变了社会性质 | D.以失败而告终 |
《明史·食货志》:“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货,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枆。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故谓之一条鞭。”下列有关一条鞭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条鞭法“按亩征收”的特质使大部分的农民减轻了负担 |
B.一条鞭法主要解决封建国家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 |
C.一条鞭法之最大特色为“役归于地”,使得“逐末者千金,而手不沾一役” |
D.一条鞭法明文规定税以银征收,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