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60华诞。6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令无数华夏儿女心潮万千,祖国灿烂美好的未来,让无数炎黄子孙豪情满怀。中华民族从未像今天这样以崛起的大国形象赢得国际社会的尊敬;中国人民从未像今天这样意气风发,精神振奋,对前途充满信心。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确立了哪些基本(根本)制度?
(2)请列举四项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并分析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3)列举我国的基本国策、发展战略各三项。
(4)今天,我国的国际形象怎样?
我区围绕落实市党代会“民生为先”方针,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在服务和改善民生中创先争优,打造和谐江宁。
举措一:城乡居民收入倍增工程。稳步增加工资性收入,2012年增长14%,2013年增长14.5%,2014年增长14.9%。
举措二:深化“法治江宁”创建,确保群众公众安全感达92%;建设平安江宁,加强食品药品市场监管力度,日常监管率和覆盖率每年达100%。
举措三:开展“和谐江宁大舞台”、“江宁之春”两大品牌群众文化活动,实行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免费开放;深入实施“百万市民健身工程”和“农民体育幸福工程”。
举措四:对城区中心河等进行大规模的截污清淤、疏浚拓宽、引水活化、绿化美化。全区14条主要水体、23个监控断面水质均达到相应功能区标准。
联系上述举措,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角度,谈谈你对江宁“民生工程”的看法?
在中国人的问天之旅中,航天人面对全新的领域和尖端课题,始终不懈探索、敢于超越,攻克一项又一项关键技术难题。中国航天人肩负神圣使命,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淡泊名利、默默奉献。他们有着共同的信念,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共渡难关,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运用所学知识,联系上述材料,分析中国航天人的精神。
2011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第10个年头。入世10年,是中国对外贸易跨越式发展的10年,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吸收外资水平不断提高、对外经济合作步伐明显加快、与世界经济实现共同发展的10年,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各项改革取得重大成就的10年。
“十年磨一剑”。在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环境中,中国未雨绸缪、卧薪尝胆,以开放、合作、共赢的姿态,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经济大国的崛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体现了我国坚持的哪一国策?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国策?
为实现这一国策,我国是怎样做的?
材料一 2012年1月1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质量工作。
材料二目前,有两大行业质量问题需要特别引起关注:一是食品行业,二是建筑行业。一段时间以来,食品安全事件呈高发态势。双汇“瘦肉精”还在发酵,上海“染色馒头”又热气腾腾出笼;宜昌“毒生姜”正在熏制,沈阳“兽药豆芽”又在疯长;三聚氰胺从人们的记忆中尚未淡忘,“致癌奶”却匆匆走来。使人慨叹:食品种类越来越丰富,可是能够放心吃的却似乎越来越少。
材料三质量安全问题是企业不讲诚信的表现,最终结果是“两败俱伤”。一是企业付出惨痛代价。三聚氰胺事件使得三鹿奶粉彻底消失,三鹿企业彻底破产;“瘦肉精”使得双汇经营受到沉重打击;“致癌门”事件正在折磨着蒙牛,股价下跌,销量大减;二是每一次质量安全事故都对百姓安全和身心健康造成巨大危害,百姓是质量安全特别是食品和商住建筑质量安全问题的受害者。生产经营者应怎样依法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消费者应怎样依法维权?
企业因不讲诚信而付出代价对青少年有何警示?
毕业之际,初三(8)班师生在他们的班级微博上,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共同追忆过去三年学校生活的点点滴滴。下面是该班同学和班主任老师在微博上的留言节选:你认为老师是如何教育李文同学的?
请评析王华同学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