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翻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別,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的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嗅。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下列有关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是

A.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
B.雨果认为中国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
C.雨果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更加神奇
D.雨果指出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迎来了一个“黄金时期”。下列表述,与当时民族工业发展状况相符的是

A.轻工业有显著发展 B.重工业逐渐衰落
C.形成完整工业体系 D.主要分布在内地

19世纪60年代,中国开始产生的新的经济因素是()

A.洋务近代军用企业 B.洋务近代民用企业
C.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挖掉了古老民族工业的基础。这在近代中国表现为()

A.西方资本主义入侵 B.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C.开始卷入世界市场 D.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工业国可以从全世界范围内获得它们需要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并倾销工业品或进行投资,它们之间的货币可以自由兑换,它们中的一国发生经济危机会波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由此可知()

A.资本主义开始兴起 B.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C.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D.西欧国家开始崛起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到以下素材:“工场”、“工厂制度”、“大企业时代”、日本“四大财阀”、法国“二百家族”等。据此判断其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调整 B.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过程
C.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演变 D.资本主义生产组织的变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