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湾新闻网2013年10月31日报道,台湾企业联合会总会长郭山辉31日率领30多位台商会议,一起对外喊话,希望台湾立法机构能尽速让延宕多时的服装协议过关。他呼吁“立法院”能放下争议,为了两岸和平、台湾的经济与未来,朝野双方应共同携手尽速通过服贸协议。由这段资料可见
A.两岸直接的经贸往来开始于2008年 |
B.经济利益的驱动促成两岸政治对话 |
C.经济交流受岛内政治斗争的影响 |
D.“一国两制,和平统一”在岛内深入人心 |
周代的棺椁制度有着明确的规定:“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考古发掘工作表明,有些大、中型墓,在椁室内置双重棺,可见记载大体上是可信的。随葬数量也是从天子到士依次递减。材料反映出的西周社会最主要的特点是
A.政治上实行分封制 | B.西周社会的宗法色彩浓厚 |
C.贵族集团内部等级严格 | D.贵族阶层生活腐化,政治黑暗 |
在中国古代,帝王建立太庙,官宦家族建立家庙,一般平民则修建祠堂,从帝王到百姓都尽可能选取“吉利”之处、精良之材、高超之术,以求建筑的高大和连绵之势。和这种现象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君主专制制度 | B.分封制 |
C.宗法制 | D.中央集权制度 |
《诗经·大雅》上说:“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意思是说,诸侯是国家的屏障,大宗是国家的主干,怀德是国家平安的保证,同姓是国家的城垒。这段诗歌说明了
A.分封制的目的 | B.分封对象的主体 |
C.分封的依据 | D.国家管理的主要形式 |
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以前我们称之为“司母戊鼎”。后来一些专家根据大量甲骨文解读,认为商代的字体比较自由,正写反写都可以。2011年3月28日,新国博展牌把“司(si)母戊鼎”改名“后(hou)母戊鼎”,有不少人提出质疑。这种修改反映出
A.史料解读的多样性 | B.分封制与礼制的结合 |
C.甲骨文金文的矛盾 | D.一手史料可信度有限 |
以下不属于商业革命表现的是:()
A.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 | B.物价上涨,货币贬值 |
C.流通商品种类增多 | D.商路、贸易中心转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