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在这次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在中国获得的好处都要多。俄国在十九世纪中期的这次战争中从中国获得的主要“好处”是( )
|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 B.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
| C.获取了中国大量赔款 | D.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 |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诞生了一批产业工人和民族资本家。其中主张“实业救国”的民族资本家是
| A.方举赞 | B.张之洞 | C.张謇 | D.魏源 |
人们历来对洋务运动的评价褒贬不一。如果用历史的眼光、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那么,下列哪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 A.洋务运动促使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 B.洋务运动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所以它是毫无进步意义的 |
| C.洋务运动是特殊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
| D.洋务运动虽然破产,但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
如图,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洋务运动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企业是 
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选项是
| A.开放从沿海到内地的许多城市 |
| B.允许帝国主义在中国开设工厂 |
| C.巨额赔款给人们增加了沉重负担 |
| D.清政府保障严禁人们参加反帝活动 |
与1842年的《南京条约》相比,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列强侵华的新特点,这主要体现在
| A.割地赔款 | B.开埠通商 | C.协定关税 | D.设立工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