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语段阅读。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的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1)用“ ”画出描写洪水的句子。这里运用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表现老汉前后矛盾的动词是______和______,从中可以看出老汉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汉似乎要喊什么”,如果他还来得及喊,他会喊些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并回答问题。
南开大学——()的免费生
1913年8月,周恩来考入了天津南开学校.南开学校是一所全国闻名的学校,教师水平高,学生学业成绩好.但是南开学校考试难,课业重,学费也很贵.
当时周恩来是跟着伯母过日子,全家靠伯父给人家做工得来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家庭十分贫困.周恩来吃穿极其简朴.他常常带一小罐酱当菜吃;学校要求衣着干净、整齐,而周恩来只是一件蓝布长杉,只好晚上洗、白天穿.
周恩来是个有志气的孩子,学习特别勤奋、刻苦.他不仅努力学习好每门功课,成绩总是全班第一,而且课余还读了不少有关中国历史的书,所以作文也写得非常出色.全校考作文,周恩来总是名列前茅.
周恩来品学兼优,全校同学对他十分敬重,老师们也赞叹不一。他那艰苦奋斗、刻苦学习的精神,深深的打动了全体老师的心。老师们经过热烈的讨论,一致要求学校免收周恩来的学费。学校接受了老师们的意见,周恩来成了南开学校唯一的免费生。
(1)给题目补充完整。
(2)短文通过记叙周恩来 ___,_这两件事。
(3)画出有关周恩来家境贫困的句子。
(4)周恩来成了南开学校唯一的免费生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3)4两小题,说一说生活在幸福之中的我们应该思索些什么?又该做些什么呢?把你真实的想法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我们心连心
郑成功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民族英雄.1661年,他带领两万多名将士,乘百艘战船,历经9个月浴血奋战,把荷兰殖民者驱逐出境,收复了我国的神圣领土——台湾。
收复台湾后郑成功决定给高山族同胞送去耕牛犁锄和布料向他们传授生产技术发展农业和高山族共同开发台湾。
锣鼓响了,民歌唱起来了,在欢歌中,全村老少排列整齐,领头的长老双手捧着金、银、谷、土四盘礼品,恭恭敬敬地献给郑成功,作为他们回敬的礼物。
郑成功向高山族乡亲拱手致意,兴冲冲地说:“东渡台湾,收复祖国的河山,为的是同心开发宝岛。赠给你们的东西,为的是生产兴旺,这是应该做的事,怎能收你们这样贵重的礼物呢?
长老说:“有来有往,兄弟情谊,请收下吧!”
郑成功笑盈盈地说:“尊重高山族兄弟的礼节,我收下一盘最珍贵的礼物。”说着,他双手接了一盘土。长老说:“收礼品自古都是收金收银,怎么只能收土呢?”
郑成功把手中的一盘土高高举起,大声回答:“土地,是我们祖国么!有了土地,就能收谷子,产金银!”
(1)在短文第二自然段的空白处填上标点。
(2)照样子,写词语(各写两个)
①笑盈盈
②恭恭敬敬
③高高举起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句,
改成陈述句为:
(4)郑成功为什么“收土不收金”?
(5)我们学习郑成功什么精神?
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的爱因斯坦
一个在柏林饱受歧视的波兰学生曾去拜访爱因斯坦,请爱因斯坦为他写一封推荐信,以便他能顺利地在柏林求学。问清缘由后,爱因斯坦答应了他的请求,为他起草了一份热情洋溢的推荐信。拿到推荐信后,满怀感激的年轻人又提出了一个请求:“请问您能不能给我一张有您签名的相片?” 他想以这种方式来永远记住这个慷慨帮助他的名人。“好的,”爱因斯坦接着说,“但你得答应也送给我一张有你签名的照片,这样才平等。”
就是这句话,改变了这位青年的一生。拿到推荐信后,这个年轻人顺利进入了柏林一所名牌大学学习。他发奋学习,毕业后成为了爱因斯坦的得力助手,并且以《麦克斯韦场方程的非线性概括》一文扬名天下。他,就是后来名誉物理学界的著名科学家英费尔德。
很多年后,英费尔德回忆起这件事,依然泪流满面:“他的话使我感到平等并给了我自信,他的话是我前进的强大动力 …… 尽管当时他穿了一件皱巴巴的上衣,裤子上还掉了一个主要的纽扣,但是什么都影响不了我对他的无比尊敬。 ”
(1)给题目补充完整。
(2)写下意思相反的词:
顺利()尊敬() 发奋()
(3)认真读短文把词语补充完整
热情( ) 满怀( ) 发奋( )
强大( ) 无比( ) 扬名( )
泪流( ) 饱受( )
(4)爱因斯坦的的这句话,改变了青年的一生。他的话使青年感到,是他前进的强大。
阅读并答问题。
李子核
妈妈买来李子,放在盘子里,打算吃完饭分给孩子们。
瓦尼亚从来没有尝过李子。他不停地围着李子打转转(zhuǎn zhuàn),一会儿去闻闻,一会儿去摸摸。他很想马上就拿一个来尝尝。
瓦尼亚黑溜溜的眼珠往四周转(zhuàn zhuǎn)了一下,看看别人没有注意他,就踮起脚尖,抓起一只李子,赶快塞(sāi sè)进嘴里去。
吃完饭后,妈妈数(shǔ shù)了一下李子,发现少了一只,就问孩子们:“你们吃过李子吗?”
大家说:“没有!”
瓦尼亚脸红得像只熟透的大番茄,也说:“没有,我没有吃!”
妈妈看了看瓦尼亚,说:“谁吃了李子,这倒不要紧。可是李子有核,谁要是把李子吞下去,那么过一天就会送命的。”
瓦尼亚听了妈妈的话,吓得脸色苍白。他摇晃着两只小手,结结巴巴地说:“没有,我把核扔到窗子外面去了。”
一家人都笑了,而瓦尼亚却哭了。
(1)划去不正确的读音。
(2)第二自然段中,描写瓦尼亚的动作的词有 、
、,说明瓦尼亚。
(3)第三自然段中,描写瓦尼亚的动作的词有、、、。
(4)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它把比作 。
(5)妈妈说吞食李子会送命,是为了 。
(6)“瓦尼亚却哭了”是因为 。
(7)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登紫金山
国庆节那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登紫金山。站在山脚下,紫金山顶天立地地耸立在我们面前。山上的苍松翠柏无边无际。登山是我最喜欢的活动,但是登这么高的山,我还是第一次,心里又高兴又紧张。
开始登山了,起初,我们顺着崎岖的山路向上走,看着五彩缤纷的野花,看着茂密的绿草,看着挺拔的树木,我们觉得吃力。爬到半上腰,路就非常难走了,爸爸妈妈大声提醒我:“当心,当心啊!”“哎——”我一边答应着,一边不顾一切地往上爬。“到天文台啦!”我高兴地喊起来。接着,我们又向上爬去,山越来越险,有的悬崖陡坡,要手抓脚登才能上去。有的山路很窄,得一脚踩稳再迈另一支脚。有的山崖上长满了青苔,路很滑,我们就互相搀扶着,十分小心地向前挪动。手被荆棘划破了,可是我不怕疼,摔倒了爬起来,鼓足勇气再前进。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上了紫金山的最高峰。
“胜利啦!”我激动得跳起来。紫金山真高啊!站在山顶上扬手就可以摸着天。山上凉风习习,使人心情舒畅。向远处望去,天和地连在一起;往下一瞧,高高低低的山峰一座接一座,都在我们脚下。
回家后,我心潮起伏。登山活动使我明白了做事情往往也会像登山一样遇到各种困难,但是只要有毅力,不畏劳苦,不怕艰险,就能成功。
(1)在文中找出一个表示“看”的词。写在下面:___________
(2)文中“心潮起伏”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找出一个排比句,用“____”画出来。
(4)从文中找出一个夸张句,用“~~~~~”画出来。
(5)写出第一、二、四自然段的段意。(6分)
第一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的中心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