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答题。
三顾茅庐
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就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功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青天。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作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1)“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这句话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    )
(2)简述刘备三顾茅庐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原因:
经过:
结果: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明星” 上的“微尘”
有一年,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在北京参加数学研究会。
一天,华罗庚收到一封来信,信的大意是:我读了您的《堆素数论》这本书,觉得很好。可是经过反复计算,发现书里有一个问题的计算是错误的。如果把这本书比作一颗“明星”,那么这个错误就好像一粒“微尘”,希望能予以改正。
华罗庚看完信,连声说:“提得对,真是太好了!”。他在会上宣读了这封信,并把它的作者一位普通的中学教题——陈景润请来参加会议。
华罗庚就是这样,从自己的错误中发现了一个难得的人才。
(1)文中的“明星”指“微尘”指
(2)简要回答陈景润给华罗庚信的主要内容。

(3)写出第三小段段意。

(4)判断中心,在正确的后面画“√”。
①赞扬华罗庚重视别人的发言。()
②赞扬陈景润敢于提意见。( )
③赞扬华罗庚谦虚,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美德。( )

联系本单元的主题,理解下面这篇短文。(23分)
宁死不屈的女英雄——刘胡兰
刘胡兰,1932年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抗日战争中,10岁的刘胡兰参加了儿童团,经常和小伙伴们站岗、放哨、掩护抗日干部。文水人民与日本侵略军英勇斗争的事迹,对刘胡兰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在她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献身革命的种子。
1945年8月,日(冠寇)投降,刘胡兰参加了中共文水县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一个多月后她回到村里担(dān dàn )任(rèn rén)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她积极组织妇女学习,纺线织布、做军鞋、护理前线战斗的解放军伤病员,工作上样样出色。
1946年6月,刘胡兰成为中国共产党候补党员。这年秋天,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阎锡山的部队也乘机扫荡晋中平川。为了保存革命力量,中共文水县委决定留下少数干部坚持敌后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组织上让刘胡兰上山转移,她却坚决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她在敌占区张贴标语、散(sǎn sàn)发传单、收集情报,并配合武工队镇压了云周西村罪大恶极的反动村长石佩怀。
石佩怀被镇压后,反动军队开始了疯狂的报复。1947年1月12日黎明,敌人包围了云周西村,把所有村民集中到村前的大庙里,母亲让刘胡兰先到隔壁刚生小孩的金钟嫂家中隐藏,当刘胡兰来到金钟嫂家时,屋里已经有好几个人了,为了不连累乡亲们,刘胡兰毅然谢绝了金钟嫂的挽留,向村前的大庙走去。
敌人杀气腾腾,在院子里架起机关枪,摆着一把大铡刀,他们在人群中发现了刘胡兰,一场严(俊峻)的考验就在眼前,刘胡兰轻轻脱下指环,掏出手绢和万金油盒,郑重地交给了母亲,她决心用鲜血与生命同敌人作一场殊死的斗争。敌人诱逼她说出共产党员的名单,被刘胡兰断然拒绝。敌人恼羞成怒,问她难道就不怕死吗?刘胡兰斩钉截铁地回答:“怕死不当共产党!”当敌人要开枪扫射在场手无寸铁的群众时,刘胡兰大义凛然挺身挡住枪口,大声喝斥敌人:“住手!要杀要(剐 锅)我顶着,不许伤害群众。”刘胡兰昂首挺胸,高呼着“中国共产党万岁!毛泽东万岁!”的口号,走向已被几个烈士鲜血染红的铡刀,壮烈牺牲。
1947年8月2日,中共晋绥八地委作出决定,追认刘胡兰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毛主席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1)画出文中括号内正确的读音和汉字。(3分)
(2)写出反义词。(4分)
贫苦——经常——保存——毅然——
(3)读第五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画出这一自然段中描写刘胡兰动作的词语,用“▲”标出,并写一写你从中体会到什么。(6分)


②文中画线部分是抓住刘胡兰的来写的,表现出她的的品质。(3分)
(4)这篇短文是按照顺序写的。请你写出每个阶段刘胡兰所做的事情。(5分)
当儿童团员时:
日寇投降以后:
(5)读完这篇短文,刘胡兰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2分)

课外阅读。(20分)
徐老看病

一天,徐特立同志到北京医院看病,候诊室的长靠背椅上坐满了人,都在等着叫号。
徐老的警卫员一看这么多人,有点急了,心想,徐老是最爱惜时间的,就这么等着,得浪费多少时间呀!他低声地问道 徐老 人太多了 我这就去跟医院张主任说一声 给您先看 好不好徐老连忙摆摆手,说:“不行,不要告诉他,还是按次序看吧,稍等一下没关系。”
警卫员望了望墙上的挂钟,撅着嘴说:“那够等的啦……”徐老看警卫员有些不高兴,便招呼他坐下,拍了拍他的肩膀,轻言细语地说:“自己的时间宝贵,别人的时间就不值钱吗?我们要是不按次序看病,别人就要多等。无论做什么事,总要替别人想一想,不能只想自己一个人方便。再说,你找张主任,咱们跟他熟,就特殊照顾,可以不按次序看病,如果熟人都不遵守制度,他这儿的秩序怎么维持呢?”
警卫员听了,觉得徐老说得很有道理,也就安心地陪徐老一起等着叫号了。
(1)给短文第2自然段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6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爱惜——(    )    宝贵——(    )
次序——(    )    特殊——(    )
(3)“自己的时间宝贵,别人的时间就不值钱吗?”这句话的意思是(  )(3分)

A.自己的时间宝贵,别人的时间就不值钱。
B.自己的时间宝贵,别人的时间一样值钱。
C.自己的时间不宝贵,别人的时间才值钱。
D.自己的时间不宝贵,别人的时间更不值钱。

(4)这篇短文是按(    )的顺序来写的。(2分)
(5)徐老为什么不让警卫员跟医院张主任打招呼,却要和别人一样等着叫号?短文赞扬了徐老的哪些品质?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17分)
局势越来越(严厉 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定 坚决)地对母亲说 不是常对你说吗 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 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 我哪能离开呢 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在文中的空白处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4分)
(2)请用“√”选出文中括号内恰当的词语。(2分)
(3)将下面的句子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正确的是(  )。(3分)
父亲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A.父亲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B.父亲对母亲说,他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C.父亲对母亲说:“他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4)这段话反映了父亲(  )(3分)
A.关心家庭的高贵品质。
B.以为自己很了不起。
C.对革命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
(5)假如你是文中的李大钊,当局势这样严重时,你会怎么想?你想对李大钊说些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1956年夏季,有一天,我跟彭总说,北海公园很不错,游人很多,湖心亭里演戏,岸上可以看,划着小船也可以看。他听了很高兴:“哈,今天我们也看看去。”我按警卫部门的规定,把首长下午几点到北海公园的事报告给有关部门。
傍晚,彭总穿着便衣到公园去,在那儿等候着的几个干部和公安人员,忙把彭总迎了进去。
彭总进门走了几步就停了下来,指着一块大牌子问我:“你搞的什么鬼?”“牌子上写的不是‘休息’吗?”我辩解着。“休息?休息为什么叫我们进来?”彭总不但冲着我,也冲着跟在身后的公安人员。“你们这是叫我脱离群众!你们说,是不是你们把群众众赶跑了?”几位公安人员连忙回答,他们是奉了上级指示,闭园接待首长的。为什么要这样我们有什么见不得人的这么大的一个公园我们来了别人就不能来这种规矩以后在我们共产党领导的国家里绝不能有说着他返身走出了公园
路上,彭总还狠狠地瞪了我一眼,说:“我以后再也不逛公园了,免得老百姓背后骂我。”
(1)给短文加个题目。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辩解()规矩() 等候()
(3)给短文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4)彭总到北海公园后为什么会发怒?


(5)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①本文记述了一个夏季的(),发生在()中的事情。
②彭总进入公园后很快就发现情形不对头,这是因为我“

(6)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彭总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