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
A.是否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
B.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
C.分散质粒子能否透过滤纸 |
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 |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
①中的物质 |
②中的物质 |
预测①的现象 |
|
A |
KI溶液 |
浓硝酸 |
溶液变蓝色 |
B |
酚酞溶液 |
浓氨水 |
无色变红色 |
C |
NaAlO2溶液 |
浓盐酸 |
有白色沉淀 |
D |
湿润红布条 |
饱和氯水 |
红布条褪色 |
有AlCl3和NaCl的混合溶液VL,将它均分成两份。一份滴加氨水,使Al3+离子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使Cl-离子完全沉淀。反应中消耗a mol NH3·H2O、b mol AgNO3。据此得知原混合溶液中的c(Na+) (mol/L)为
A.(2b-4a)/V | B.(b-a)/V | C.(2b-2a)/V | D.(b-2a)/V |
下列关于仪器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量筒要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必须借助胶头滴管定容 |
B.滴定管量取待测液后要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洗液转入锥形瓶 |
C.蒸馏时一定要用到蒸馏烧瓶和温度计 |
D.振荡分液漏斗时应打开其上端玻璃塞并关闭下端活塞 |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 Cl2完全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
B.足量的硫单质与64g铜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NA |
C.1 mol Fe与足量的稀HNO3反应,转移2NA个电子 |
D.含NA个Na+的Na2O溶解于1L水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 |
碳酸钠(Na2CO3)俗称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等工业。下列与碳酸钠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Na2CO3的稳定性介于Na2CO3·10H2O和NaHCO3之间 |
B.“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碱是指NaHCO3 |
C.可用盐酸鉴别Na2CO3和NaHCO3固体 |
D.纯碱有时可代替烧碱使用,比如溶解石英、促进乙酸乙酯的水解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