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为:r(Y)>r(X)>r(Z),原子序数之和为16。X、Y、Z三种元素的常见单质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右图所示变化,其中B和C均为10电子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Y元素位于VA族 |
B.A与X的单质不能共存 |
C.元素X与元素Z可形成1:1或1:2化合物 |
D.A和C不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标准状态下,气态分子断开l mol化学键的焓变称为键焓。已知H-H、H-O和O-O键的键焓ΔH分别为436 kJ/mol、463 kJ/mol和495kJ/mol。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H2O (g)= H2(g)+![]() |
B.H2O (g)=H2(g)+![]() |
C.2H2(g)+ O2 (g)= 2H2O(g)ΔH =" +485" kJ/mol |
D.2H2(g)+ O 2(g)=2H2O(g)ΔH =" -485" kJ/mol |
【改编】科学家从化肥厂生产的(NH4)2SO4中检出化学式为N4H4(SO4)2的物质,该物质的晶体中含有和
两种离子,当
遇到碱性溶液时,会生成N4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4与N2互为同位素 |
B.N4H4(SO4)2为弱电解质 |
C.N4H44+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4H44++4OH-=N4+4H2O |
D.N4H44+中只含有极性共价键,不含非极性共价键 |
下列化合物中与自身类别相同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不考虑立体异构)最多的是
A.戊烷 | B.戊醇 |
C.戊烯 | D.乙酸丙酯 |
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序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A |
室温下,用pH试纸测定浓度为0.1 mol·L-1NaClO溶液和0.1 mol·L-1 CH3COONa溶液的pH |
比较HClO和CH3COOH的酸性强弱 |
B |
向盛有1 mL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滴加NaCl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Na2S溶液 |
说明一种沉淀能转化为另一种溶解度更小的沉淀 |
C |
向NaAlO2溶液中滴加饱和NaHC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
验证两者都发生了水解反应,且相互促进 |
D |
室温下,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Na2S2O3溶液,再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稀硫酸 |
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