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实践活动。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星期天,小林到毕升公园去玩,路上他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毕升公园怎么走?还有多远?”老大爷看了看小林说:“顺公路走,有一千丈:选小路走,只六百丈。”小林听了不解地说:“你这人怎么讲丈不讲里?”老大爷笑着说:“小同学,原来你也知道讲‘礼’呀!”
①老大爷的话外之意是什么?
②如果你是小林,你打算怎样向老大爷问路?
“创建文明城、争做文明人”综合实践题。文明在学校。学校开展“写温馨提示,做文明学生”活动,请参照示例,选择下面一处校园公共场所,写一句温馨提示语(句式不拘,字数不超过15个)。
示例:楼梯——上下楼梯靠右行,你谦我让脚步轻。
①阅览室——
②草坪—— 文明进社区。学校“你丢我捡”小分队来到某小区,看到一个居民乱扔垃圾,有同学上前劝阻,他却说:“你们不是在捡吗?我不扔,你们还捡什么呢?”这时,我们该如何劝说呢?(字数不超过50个)
答: 文明你我行。学校提出了“我是社会一分子,大家一起讲文明”的口号,班会课上,有同学出示了下面这幅题为“目不斜视”的漫画,引发了大家的热议。你对这幅漫画有什么感想呢?
答:
从下列消息中,提取四个关键词语并填写在横线上。(8分)
2011年3月11日下午2时46分(东京时间),日本东北部的太平洋发生了一场里氏9.0级的强烈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20公里。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造成中的人员伤亡。受11日大地震影响,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
关键词语:
根据下面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信息,不超过30字。
为了让同学们认识到饮食与健康的关系,使大家懂得正确饮食才能健康,学校开展了“中学生饮食与健康”调查活动。
调查显示,95 %的学生喜欢吃肉类、膨化食品。88 % 的学生喜欢或比较喜欢洋快餐,65.6%的学生每天买各类加工零食或各类饮料,43.6%喜欢在路边摊买麻辣烫、腌制鸭脖子等食品。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影响健康的十大类垃圾食品中,就有油炸类、腌制类、加工类肉食、汽水可乐类等食品。这些垃圾食品仅提供一些热量,而不提供丰富的营养。长期食用,影响健康。
“中学生饮食与健康”调查活动得出:
把下面的长句改成3个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达得更为清楚(不得改变原意,可以添加必要的词语)。
至今人们还清楚地记得那天凌晨解放军战士在狂风暴雨横扫山崖、泥石流滚滚而下的危急情况下及时把崖下村民从险境中抢救出来的那个极为动人的场面。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③
“国际红十字日”即将到来之际,某校学生展开对我国人体器官捐献状况的了解与调查,请你完成下面任务。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我国器官捐献移植的供需状况及造成该状况的原因。
【材料一】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是解决移植器官来源的最佳途径,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材料,目前全世界的器官供需比平均是1:25,即有25个人需要的时候,一个人捐献。美国的器官供需比为1:4,英国是1:3。来自卫生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约有100万至150万人需要器官移植,但每年仅能实施手术1.3万例,即只有1%左右可获得移植,供需比是1:150。
2011年各国每百万人口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数量(单位:例)
国家 |
西班牙 |
奥地利 |
美国 |
法国 |
英国 |
中国 |
数量 |
81.3 |
69 |
62 |
49.3 |
40.6 |
0.0139 |
(数据来源于网络)
状况:原因:有这样一种观点:150万人在等死,中国器官捐献率低是因为没爱心。请从下面材料中概括出2条反对这一观点的理由。
【材料二】
理由一:理由二:根据以上调查,同学们准备在“国际红十字日”当天走上街头进行一次“器官捐赠”的宣传活动,根据下面的材料,请你为本次宣传活动的主题补写下句。(要求与上句语义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
【材料三】
2013年3月19日,茂名信宜市洪冠镇翻南村,村医梁金英作出了一个感人的决定-——无偿捐献因意外离世的丈夫陈欲军的器官。一对眼角膜、两个肾脏、一个肝脏,5个器官顺利移植成功。尽管亲人走了,但却留下一份珍贵的礼物,捐献出的器官让生命以特殊的方式延续。
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何玥,这位年仅12岁的小女孩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三个月时,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11月17日,小何玥脑死亡,父亲根据她的遗愿将她的肾和肝捐给了三个人。当我们怀着悲伤提起这个名字时,却又怀着欣喜,因为她的生命与另外的生命合二为一,仍在这个世界上熠熠生辉。
死亡即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吗?不,他们的器官还在这个世界上继续延续着生命!这就是器官捐赠的价值。
主题:感谢无私的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