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那些慕名而来的游客们赞叹道:“桂林山水果然名不虚传,秀色可餐,它是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 |
B.当日本极力叫嚣钓鱼岛是日本的时,中方不以为意,积极加紧军事部署的同时,加紧外交活动。 |
C.同学们,考进大学仅仅是一个新的起点,让我们志存高远,在老师的推波助澜下,直挂云帆济沧海。 |
D.元旦晚会上,小明那滑稽的动作、搞笑的语言令晚会掀起了新的高潮,大家忍俊不禁地笑破了肚子。 |
依次填入下面两句话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小河上的薄冰融化已尽,小草从暖湿的泥土中苏醒,____,造化的神功又一次使人们惊异了。
阳光融化了河水,细雨润泽了山色,____,造化的神功又一次使人们惊异了。
①柳枝被春风吹绿
②柳枝在春风中染绿
③春风吹绿了柳枝
④春风把柳枝染绿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茫茫宇宙到底有没有外星人,生命能不能合成,人果真由命运主宰?这一切都能引起人们深深的思考。 |
B.有关专家指出,白开水是最符合人体需要的”天然饮料”。它既洁净,又能使硬度过大的水变得适中——(因为过多的矿物质煮沸后会沉淀),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
C.我们的肌肤每天受到各种侵害,阳光的辐射.空气的污染,都会使肌肤变得干燥,粗糙。您是否想到过给自己的肌肤补充一些营养呢? |
D.“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人家来电话催好几趟了,你到底给人家一个回话呀!” |
下面文化常识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壬戌之秋”,句中“壬戌”是古代纪年法的壬戌年,文中指宋神宗元丰五年。
b.“七月既望”中的“既”,是“过了”的意思;“望”是每月十五日,“既望”指已经过瞭望日,即到了十六日。
c.“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是“斗宿”和“牛宿”两个星宿名。
d.“灌水之阳有溪焉”中的“阳”是指河水的北岸。
《赤壁赋》一文中的“明月之诗”“窈窕之章”是指( )
a.“明月之诗”指《诗经·陈风·月出》。这首诗的第一章,有“舒窈纠兮”一语(古时“窈纠”与“窈窕”音相近),所以称“窈窕之章”。
b.“明月之诗”指作者自己写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诗。这是一篇借物抒情之作,开篇就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之句;“窈窕之章”同a项所说。
c.“明月之诗”指李白的诗歌。李白诗篇中有很多写月的诗句,“窈窕之章”指李白《登泰山诗·其二》中“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之句。
d.“明月之诗”“窈窕之章”泛指一切歌咏山川风物.寄情于物.借物抒怀的优美诗文。
下列各句加线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侣鱼虾而友麋鹿 b.寄蜉蝣于天地
c.羡长江之无穷 d.托遗响于悲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