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林清玄对窗子和镜子有过精彩的比喻:“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
要求:①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自选角度,自定立意;②标题自拟;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⑤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少年时立志成为萧伯纳那样的优秀剧作家,一有空闲就读书和练习写作,心醉神痴。做裁缝的父亲知道后问品特:“你快乐吗?”品特回答:“我非常快乐,而且还在享受读书和写作的过程。”父亲说:“这说明你已经成功了。享受过程本身就是幸福,就是成功。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裁缝,但每当给别人做衣服时,就非常快乐。”
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有什么思考?获得怎样的启示?请选择一个合理的角度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为了探究青年学子在心理上把“自我”放在世界的什么位置,某心理学家在纸上画了一座山和一个圆,然后让受测者分别在山和圆的上面用一个点标出位置。
心理学家发现,多数青年都将自己的位置标在山顶和圆心,也有少数标在山腰或山脚和圆的边缘。 经过询问,未将自己的位置标在山顶和圆心的青年说出了他们的想法:
甲:山中处处有风景,而山顶只是山的一小部分,何必挤在山顶?
乙:我是来欣赏这座山、丰富这个圆的,而不是来占领它们的。
丙:我不在乎自己处在什么位置,我处在这个世界中已经很幸福。
丁:能处在山顶当然好,但我觉得很多人比我更有资格站在山顶。
戊:这个圆需要拓展,所以我愿意处在它的边缘。
……
读了以上文字,你有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自定立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印度诗人泰戈尔在《飞鸟集》中写道:“夜晚的黑暗是一只口袋,一只盛满了发出黎明金光的口袋。”
这句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三个学习绘画的人在学艺途中将自己的得意之作以1000元的标价出售,他们的第一位顾客均说了一句相同的话:“您的画怕是值不了那么多吧?”
其中一个人听了后,对自己的画仔细掂量,最终以2000元售出,而他经过后的刻苦努力,成为著名的画家。他就是丁托列托。
另一个听后只是轻轻地将画撕毁,而从此改行,学习雕塑而成为一代宗师。他就是唐代著名雕塑家杨惠之。
第三个呢,认为自己的画或许真的不值那个价,便降低了要求,以500元出售。至今,他也只是一个三流的画家,以卖画糊口,过着流浪的生活。他一直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每个人小的时候,父母都会教导我们一些道理。比如“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不许欺负小朋友”、“做事情靠自己”等等。长大后,我们才发现,父母朴素的话语中闪耀着理性的光芒和体现着道德的高度。比如“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是理性社会的规则意识;“不要欺负小朋友”,体现了追求公平、公正的理念;“做事情靠自己”,则蕴含了正直、独立、不附权贵的为人之道,是独立、自由精神的通俗表达。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以“小时候的道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2)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3)文体明确,诗歌除外。(4)不得套作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