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联系上下片的意象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这首词中“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两句炼字工夫了得,你认为哪个词用得最好,请选取你‍认为用得好的词简要赏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对下面秋瑾这首《独对次清明韵》解说全都恰切的有 (不只一项)
独对春光抱闷思,夕阳芳草断肠时。愁城十丈坚难破,清酒三杯醉不辞。
喜散奁资夸任侠,好吟词赋作书痴。浊流纵处身原洁,合把前生拟水芝②
(注:①奁资:嫁妆费用。②水芝:荷花。)

A.一、二句融情于景。虽是“春光”、“芳草”,却含闷思伤感。
B.三、四句继续言愁。全诗把愁之深表达得淋漓尽致,真是“剪不断,理还乱”。
C.后四句有转折,有升华,三、四两句更体现了诗歌的跳跃性。
D.这首诗倾诉了诗人不满现实、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情愫。但由于作者过于言愁,对诗中出现的这种亮色有所削弱。

E、诗人直抒胸臆,表现出既多愁善感又豪爽尚侠的特有性格。

有人对秋瑾(《感时》)其一作了如下四点注解,你以为是否对,为什么?
忍把光阴付逝波,这般身世奈愁何?楚囚相对无聊极,樽酒悲歌涕泪多。
祖国河山频入梦,中原名士孰挥戈?雄心壮志销难尽,惹得旁人笑热魔。

A.“光阴付逝波”就是光阴付流水,暗用了孔子“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一句的内容。
B.“楚囚相对”是指处境不顺的人聚在一块,这里是指革命壮志末酬的人相聚在一起。这是借用了《晋书·王导传》故典:东晋王导斥责过江名士周顗(y?)等不知努力恢复中原,只是学楚囚对泣不可取。“楚囚”出自《左传·成王九年》:在晋楚战争中,楚将钟仪被俘,晋侯问:“南冠而系者,谁也?”专管人员回答:“郑人所献楚囚也。”本指被俘的楚国人,后借指处境不顺的人。
C.“中原名士孰挥戈”就是说中原地区那些有名望的人哪一个站起来拿起武器进行战斗。“中原”原指河南一带,此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孰”,谁,哪一个。
D.“旁人笑热魔”,旁边人笑(我)发疯了;鲁迅《药》中夏瑜的主要原型就是秋瑾,小说中花白胡子说:“阿义可怜——疯话,简直是发了疯了。”这正好为之作为注脚。

读林则徐《塞外杂咏》全诗,对诗中的“笑”可作如下理解,选出错误的一项
天山万笏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
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其难消。
(注:林则徐因领导禁烟运动而被革职,谪戍伊犁。这首七绝作于西行伊犁途中。)

A.作者把天山拟人化,寄托丰富情怀,这里的“笑”因而含蕴深厚,意味无穷。
B.这里所写的满头银发实指满腹怨愤。作者的满腹怨愤如天山之雪积郁不融,发出这激愤的一笑!
C.作者在这里傲笑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屈膝投降。
D.这也是无可奈何的笑。

E. 这笑中包含着对个人苦难的超脱,表现了作者乐观旷达、不畏艰险的顽强精神。
F.讲“我这满头银发与山上那皑皑晴雪一样难以消融”,这使得笑中不免含有悲观成分。

下面是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圆圆曲》的前四句。对之分析不当的一句是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注:①圆圆:指吴三桂爱姬陈圆圆。②鼎湖:古代传说黄帝乘龙升天的地方。后世就把“鼎湖龙去”作为皇帝去世的代名词。这里指李自成起义军进入北京后,崇祯皇帝吊死煤山。②敌:指李自成起义军,吴三桂以之为敌。京:指明都北京。④玉关:即玉门关,这里借指山海关。)

A.《圆圆曲》前两句的意思是:当日李自成起义军打进北京,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离开人世。吴三桂从山海关引清兵入关,打败了李自成,攻取了北京。
B.恸,音tòng,恸哭即痛哭之意,“恸”和“痛”通假。
C.缟素指丧服。“六军俱缟素”即指吴三桂全军都穿上丧服 。
D.红颜即美女的代称。后两句的意思是吴三桂全军服丧志哀,像似为崇祯帝复仇,其实只是为了爱姬被俘才怒发冲冠的。

对查慎行《晓发胥口》诗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半浮半沉树头树,乍合乍离山外山。
借取日光磨一镜,吴娘船上看烟鬟。

A.这是一首写景小诗。首二句写远眺,末二句写近观。
B.因为是在清晨,所以山在雾气的笼罩中忽隐忽现。“乍合乍离”是指山一忽儿连绵不断,一忽儿又孤立分离。
C.又因为是在水中,所以水雾中的树便似乎老是浮沉不定。“树头树”是说树高头还有树,既朦胧又富有层次。
D.第三句是说吴娘借着清晨的阳光在湖边磨镜。主语蒙后省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