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Fe3+、O2、H2O2三种微粒都具有氧化性,没有还原性 |
| B.木炭与浓硝酸反应可能生成CO和NH4NO3 |
| C.因为SO2具有还原性,所以不能用浓H2SO4干燥SO2 |
| D.Cl2转变为HClO时一定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 |
用碳棒电极电解一定质量的某浓度的氯化钾溶液,一段时间后停止电解。此时若加入100g 36.5%的浓盐酸,所得溶液正好与原溶液完全相同,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约为
| A.9 mol | B.7 mol | C.6 mol | D.8 mol |
在100mL密度为1.2g/mL稀硝酸中,加入一定量的镁和铜组成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金属完全溶解(假设还原产物只有NO),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3mol/L 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测得生成沉淀质量比原金属质量增加5.1g。则下列叙述不正确是
| A.当金属全部溶解时收集到NO气体的体积为2.24L(标准状况) |
| B.当生成沉淀的量最多时,消耗NaOH溶液体积最小为100mL |
| C.原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为4 mol/L |
| D.参加反应金属总质量(m)为9.6g>m>3.6g |
向一定量的Fe﹑FeO﹑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00mL1mol/L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224mL(标准状况)的气体,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则混合物中铁元素质量分数为
| A.81.4% | B.77.8% | C.68.6% | D.无法确定 |
右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X |
Y |
||
| Z |
W |
A.原子半径:Z>X>Y
B.若Z的最高价氧化物遇Y的氢化物溶液混合后有气体放出,则W的氢化物不稳定
C.若Y、W的质子数之和为23,则Z能形成碱性氧化物
D.若X能形成两种常见液态化合物,则W单质的溶液有漂白性
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下列离子方程式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OH―+CO32―+2H+→HCO3―+H2O |
| B.2OH―+CO32―+3H+→HCO3―+2H2O |
| C.2OH―+CO32―+4H+→CO2↑+3H2O |
| D.OH―+CO32―+3H+→CO2↑+2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