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望蓟门
祖 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首联“客心惊”中的“惊”字如何理解?结合前两联简析。
赏析诗歌尾联在写法上的特色,以及在整首诗中的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卜算子•漫兴辛弃疾①
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芸草去陈根,笕竹添新瓦。万一朝家举力田②,舍我其谁也。
[注]①因遭小人诬陷,辛弃疾被罢去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官职,赋闲在江西铅山县期思渡附近的瓢泉别墅。此词写于他人生的低潮时期。②力田:乡官名,掌管农事。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下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①(唐·韦应物)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为此别,何处还相遇。世事波上舟,沿洄②安得住。
【注释】①扬子:指扬子津,在长江北岸; 元大是韦应物在广陵的朋友,公元763年(代宗广德元年),韦氏被任命为洛阳丞,在乘船离开广陵赴任洛阳的时候,于是写了这首诗寄给元大。②沿洄:顺流而下为沿,逆流而上为洄。首联中“凄凄”、“泛泛”两个叠词有什么作用?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两句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
三、四两联寄寓了诗人哪些感慨?
诗歌鉴赏
《山中》(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 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 山山黄叶飞。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意象可以看出?
本诗表达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进行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日
高翥
庭草衔秋自短长,悲蛩传响答寒螿。
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
【注释】①蛩(qióng):蟋蟀、蝗虫。②寒螿(jiāng)即“寒蝉”,蝉的一种,比较小,墨色,有黄绿色的斑点,秋天出来叫。③通邻:这里指邻里之间的交住。此诗写于夏末秋初,请结合前两句,说说作者是怎么表现这种时令特征的。
这首诗歌是作者漫步在自家小院的一时兴来之作。请结合诗歌三、四句,分析作者描绘了怎样的生活情景。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更漏子
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诗歌上片选用了哪些具体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赏析诗句“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