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概念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读上海松江家庭农场经营情况的部分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农场主 |
经营方式 |
面积 |
年收入 |
备 注 |
李春风 |
种养结合 |
200亩 |
20万(种田13田万+养猪7万) |
现有53户计划发展100户 |
张小弟 |
机农结合 |
200亩 |
20万(农机服务4万+种田16万) |
现有140户计划年增20% |
总体情况:松江现有家庭农场1206户,经营面积13.66万亩,占全区良田面积的80%,户均年收入10万元左右 |
家庭农场在我国的出现和发展主要得益于( )
①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②交通运输的完善③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变化④国家政策的扶持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松江家庭农场的发展将使该地( )
A.粮食作物品种调整 | B.农业水利工程量减少 |
C.非农用地面积减少 | D.农业劳动力数量减少 |
季风水田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条件是
A.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 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
C.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 | D.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
读我国某地农业结构调整示意图,回答9一10题。下列属于图1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
A.机械化水平高 | B.商品率高 | C.科技水平高 | D.单产高,劳动生产率低 |
在图2中的①、②、③、④处分别布局饲料作物、大棚蔬菜、有机茶、花卉,该地农业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不可能是
A.区域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
B.交通的发展 |
C.技术水平的提高 |
D.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
甲图中阴影表示水稻种植业的主要分布范围,乙图表示甲图中相应区域的农业生产状况,回答2一3题。关于水稻种植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分布在西亚和中亚 |
B.主要生产玉米、小麦等谷物 |
C.以家庭经营为主,单产低,商品率高 |
D.是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需投人大量劳动力 |
乙图所表示的甲图中相应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 | B.乳畜业 | C.混合农业 | D.水稻种植业 |
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可知,下列有关A、B、C、D的农业地域类型叙述正确的是
A.A属于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B.B属于混合农业
C.C属于商品谷物农业 D.D属于季风水田农业
关于水稻种植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区 |
B.水稻种植业主要以大农场经营为主 |
C.要使水稻稳产,政府需大力投资水利工程建设 |
D.水稻种植业属密集农业、自给农业、种植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