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从因特网上搜集到的两则信息,分析回答。
资料一:东北曾是世界著名的商品大豆产区,是我国主要食用油的来源。自加入WTO后,2001年江苏某榨油厂即进口美国大豆1396万吨,约相当于我国一年的大豆产量,同年东北大豆却有七成积压在农村。
资料二:东北和美国进口大豆的产销成本调查
|
东北大豆 |
美国大豆 |
生产成本(元/千克) |
1.6 |
0.8 |
运输(元/千克) |
0.045 |
0.04 |
出油率(%) |
17 |
20 |
加工成本(元/吨) |
10+X |
X |
备注:其中X为美国每吨大豆的加工成本。
(1)2001年江苏某榨油厂“舍近求远”从美国进口大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请你分析造成东北大豆生产成本差异的主要原因。
(3)该学习小组要将研究成果“东北大豆的出路”呈报给政府供决策参考。如果你是小组成员,你会提出哪些建议?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粗线表示人口出生率,细线表示人口死亡率,则////部分表示。
(2)图中A阶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模
式为“”。
(3)图中B阶段人口增长模式为“”。
(4)图中C阶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速度都,人口增长模式为
“”,人口年龄结构呈现型。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2月25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3 47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7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 615万人,出生率为12.13‰;死亡人口943万人,死亡率为7.08‰;自然增长率为5.05‰。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9.45。
材料二:见下图。
世界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比较图
(1)在各大洲中,出生率最高的是________,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判断,我国人口增长已进入第________阶段,这种人口增长模式的人口增长的特征是。
(3) 从人口方面看,我国存在人口数量________、人口素质________、人口结构不合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该图A、B、C分别表示美国、德国和意大利的某工业区,回答问题。
(1)A地是世界高技术工业的先驱和典范,以______工业为主导,该工业按其主导区位因素应属于______导向型工业。
(2)刺激A工业区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B地是著名的传统工业区______区,该工业区是利用本地______资源和从法国进口______资源基础上形成的。20世纪50年代后,该区的煤炭工业趋于衰落,原因之一是______替代了煤炭,成为世界主要能源。
(4)c工业区的特点是______。(双选)
A.轻工业 B.中小型企业 C.高技术工业 D.重工业
(5)我国温州乡镇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相比较,相似的有__。(双选)
A.政府的大力支持
B.经济封闭,观念落后
C.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D.铁矿石和石油大幅度降价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我国油菜主要分布地区,并分析其自然区位优势条件。
(2)据图中东部季风区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描述油菜开花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3)评价东北地区种植油菜的有利及不利区位条件。
读下面两幅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的甲地为鞍山钢铁公司,乙地为宝山钢铁公司。其钢铁工业基本形成一定的工业地域。这种工业集聚带来的好处以及弊端可能有哪些?
好处:
弊端:
(2)图中①②③箭头均表示的运输方向,箭头④表示从澳大利亚、印度、巴西等国进口的。
(3)从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看,两个钢铁厂的区位优势分别是:
甲:, ;
乙:, 。
(4)以美国福特汽车生产为例,汽车零部件生产往往形成众多的跨国公司,我们称这种现象叫做,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