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欧洲某河流人海口附近河道示意图.图中虚、实线分别表示夏、冬季节的水面宽度。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下列关于该河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有冬汛和凌汛现象 |
| B.夏季输沙量较冬季大 |
| C.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大 |
| D.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
关于图中区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示区域乳畜业发达 |
| B.四地中受流水侵蚀作用摄显著的是乙处 |
| C.图示区域植被类型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
| D.四地中受流水侵蚀作用最显著的是丙处 |
针对人口合理容量的要求,发达国家应
①超出本国范围索取资源,发展生产
②建立公平的秩序,使多数人有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权利
③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
④加快人口的增长,保持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速度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下列人类活动中,有利于增加环境人口容量的是
| A.人类获取、利用资源的手段和方法改进 |
| B.大面积的围海造陆和围湖造田 |
| C.开垦草原和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
| D.增加一次性消费,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等 |
21世纪初我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人口合理容量用b表示,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 A.a<b<c | B.c<b<a | C.b<a<c | D.a<c<b |
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人、10000人、6000人、4500人,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 A.8000人 | B.10000人 |
| C.4500~6000人 | D.4500人 |
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确的是
| A.原始社会—农业时期—现代社会—工业时期 |
| B.农业时期—原始社会—工业时期—现代社会 |
| C.工业时期—原始社会—农业时期—现代社会 |
| D.原始社会—农业时期—工业时期—现代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