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5分)

(1)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是以________为基础产生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于______________(A:①—②—③—④ B:③—⑤—⑥)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同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带,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地理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________。

读图12和图13,回答问题。

图12


(1)图12中受暖流影响明显的地方是
(2)图12中气候特点为“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的地方是
(3)在图13所示的几种气温年内变化和年降水量情况中,与图12中P地相符的是

读极地俯视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2分):

(1)甲图所示为半球,乙图所示为半球(南北);
(2)请填出甲乙两图中各大洲大洋的名称:
ABCD
EFGH
(3)请在乙图中标出90°E和90°W经线所在位置。

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0分)

(1)在B山,设计了CB、DB两条登山公路线。根据等高线图判断,沿线修建公路比较省力,理由是
(2)此山区的主导风向是,E城是化学工业城市,若在该山区要建立一处疗养院,如在甲、乙两处选址的话,以处较好,理由是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名称:(每空1分,共8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⑤、⑦两地的垂直高差为_______________m,若两地图上水平距离为2.3cm,其实际水平距离是: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