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里约热内卢市位于巴西东南沿海,始建于16世纪初,现为巴西第二大城市。城市依山傍海,风景优美。里约热内卢港是世界三天然良港之一。市内商业繁荣、交通发达,拥有700多家银行和全巴西最大的股票交易所,还有联邦大学等高等学府和多所科研机构。里约热内卢市获得2016年第31届夏季奥运会举办权,也是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的主办城市之一。
材料二:巴西矿产资源和农产品分布图

(1)据材料二分析,巴西矿产资源主要特点有                               等。该国针对能源矿产不足的缺点,最早研制使用乙醇汽油并获得成功,这种乙醇在当地的生产原料最有可能是        
(2)根据热带农作物的分布特点判断,巴西东南沿海的洋流为           ,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该洋流流量将          (增大或减小)。
(3)里约热内卢州拥有全巴西最大的公司-巴西石油公司和世界著名的矿业开采企业-淡水河谷等工业企业,州内的化工、汽车、棉纺等工业在巴西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简要分析里约热内卢州发展工业的区位优势。
(4)举办2014年巴西世界杯和2016年第31届夏季奥运,这会对里约热内卢市的社会、经济产生哪些影响?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 图中R河是内流河,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R河流经的甲平原是所在国政治、经济的核心区域,人口约1亿。
(1)比较X、Y两地年积雪期的长短,并说明原因。
(2)分析该国在甲平原大力发展内河航运的主要原因。

阅读有关青藏高原地区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 5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和高寒草原为主。

材料二 高原和平原冬小麦生长期内干物质累积曲线图。

注:干物质是指有机质在60℃~90℃的恒温下,充分干燥,余下的有机物的重量,是衡量植物有机物积累、营养成分多寡的一个重要指标。
(1)据图判断该地城市和旱作耕地空间分布的共同特征,分析其自然原因。
(2)由材料二可知,4~6月平原地区(山东禹城)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多于高原,分析其原因。而最终高原小麦干物质累积量明显高于平原地区,分析其原因。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简图”,图中右侧分别为“乙河流局部河谷剖面示意图”和“Q湖不同季节蓄水面积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该区域位于__________(南、北)半球,图中洋流为_____(寒、暖)流。(2分)
(2)P湖为______(内流、外流)湖。Q湖最大湖面b出现于_______(一、七)月。(2分)
(3)试分析甲处河流的水文特征。(2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图中A、B、C和岩浆构成了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其中A表示________岩,M地质作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2分)
(2)图中的①②③④构成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__ (1分)
(3)图中②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____,③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____,干旱地区人工收集雨水影响的水循环环节名称是_____________。(3分)
(4)如果在该地区的甲、乙、丙三处进行钻井,有可能在________地找到石油或天然气;如果该地区要修建一条地下隧道,甲、乙、丙三处中应选择________地。(2分)
(5)甲处地质构造是________,其地形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6)分析乙处不适合修建水库大坝的原因。(2分)

甲图为“澳大利亚及附近区域图”,乙图为“1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图中d处1月吹________风。乙图中低压中心的形成是因为:①此时赤道低气压带向________(填“南”或“北”)移动;②南半球正值__________(填“夏季”或“冬季”),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差异影响,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地区形成低压中心。(4分)
(2) b气候不如我国东南地区典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 a地气候类型属于下图中的________,其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分)

(4)c气候类型在此大陆分布面积广,试分析其原因。(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