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如果有价值之人发言并且担任议事会成员,这对于和他们同样的人会有好处,但对大众却没有好处。现在任何人只要愿意就可站出来发言,当穷人发言时,他就会寻求他本人以及和他相同之人的利益。……他们(雅典人)认识到尽管穷人无知而贫穷,而有价值之人出色而智慧,但前者的好意要比后者的恶意带来更多的益处。这样的方式也许不能建成理想的城邦,但却非常有利于维护民主政治。”该观点
| A.肯定了雅典直接民主制 | B.指出了雅典直接民主制的弊端 |
| C.说明了直接民主制的封闭性 | D.奠定了代议制的理论基础 |
义和团揭贴中写道:“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升黄表,焚香烟,请来各等众神仙。……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这反映了义和团
①斗争锋芒直指帝国主义;
②运动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③具有盲目排外的局限性;
④斗争矛头直指清政府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 C.①②③④ | D.①③④ |
义和团运动期间,一篇文章说:“夫中国外交之起
,处于不得已而成互市(对外通商),其间丧师辱国,赔款割地,盖无约(条约)不损,无战不败,故其时通国君臣
上下,以复仇为雪耻,以积愤思报怨,以下令逐客(驱逐外国人)为最快意,以闭关绝市为复见太平。其处势应变,虽曰非宜,其抗志负气,殆非无取(可取)。”
该材料表明
①作者正确揭示了义和团运动的原因
②义和团的斗争方式不当
③义和团反抗侵略的精神值得赞扬
④作者有盲目排外的倾向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主要反映:
| A.主要社会矛盾 | B.义和团的愚昧落后 |
| C.义和团的盲目排外 | D.义和团斗争策略的变化 |
源于义和拳的义和团,最早的斗争目标是
| A.外国宗教势力 | B.列强侵略军队 |
| C.清政府的统治 | D.西方所有事物 |
领导台湾军民抗击日本侵略军的爱国志士和将领主要有
①邱逢甲②唐景崧③徐骧④刘永福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