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评剧流行于北京、天津和华北、东北各省,约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它源自河北东部一代的”莲花落(lào)”,并吸收京剧、河北梆子、皮影、大鼓等音乐和表演形式发展而成的。这个剧种从农村进入城市后,受到话剧和京剧的影响演了许多新戏,善于表达小市民生活,深受人民群众喜欢,著名演员有:小白玉霜、喜彩莲、新凤霞、韩少云、魏荣元、马泰等。
新凤霞:原名杨淑敏,小名杨晓凤,江苏人。七岁学京剧,十三岁学评剧,十五六岁任主演。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新凤霞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新派唱腔”,尤以流利的花腔——“疙瘩腔”著称。善演剧目有《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祥林嫂》等。
吴霜:我国当代著名的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剧作家、画家和作家。早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后留美6年学习西乐。代表作品有:《光明三部曲》、《别为你的相貌发愁》、《女人漂亮》、《父女惊魂》。
读下列句子,想象画面,并描述出来。
(1)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为什么叫“三潭印月”呢?每当中秋节的晚上,明月如盘,光辉朗照。这时候,人们在三个石塔里点起明亮的灯烛,再把石塔上的小圆洞蒙上薄纸,它们就好像是月亮投在湖面的影子,“天上一轮月,湖中影成三”。据说,“三潭印月”的名字便由此而来。
每当此时,月色溶溶,灯影朦胧,波光闪闪。众多游人到西湖来赏月、划船,一片欢歌笑语。这不就是人间天堂吗?
(1)第一段话写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抄写你喜欢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两个问句抄下来。读一读,体会它们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课文,回答问题。
“想当一棵树,先要学会它的雅量”,这里的“雅量”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树的“雅量”还有很多方面,你能仿照课文第三节写一小段诗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话练习(想象小加再去玩跳马的情形,写下来)。
再来一次
第二天课外活动时,同学们又玩儿起了跳马游戏,小加也去了。
造句。
一会儿……一会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块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