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英国为了弥合其与主要欧洲国家在武力攻打伊拉克问题上的分歧,主张联合国尽早 伊拉克的战后安排,并起“主导作用”。
②那青青的嫩竹,或一两株临窗,或三五丛傍水,为生活平添许多情趣。郁郁葱葱的万竿碧竹,更透出一派清韵,让人难以 。
③交通事业迅速发展, 为城乡物质交流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④我们普通人和作家看到的世界是一样的,而作家却能够捕捉到那些触动人心的细节、场景,找到生活的闪光点、奇异处,从而产生创作灵感。而我们普通人却对自己的生活习以为常,鲜有新奇感受。因此可以说文学创作对于那些对生活 的人是基本无缘的。
A.介入忘怀从而熟视无睹 | B.加入忘怀进而视若罔闻 |
C.加入释怀从而视若罔闻 | D.介入释怀进而熟视无睹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17岁的巴基斯坦女学生马拉拉反抗针对儿童和年轻人的压迫,捍卫了儿童受教育的权利,获得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并成为该项奖最年轻的得主。 |
B.热爱并传播国学,是国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是关乎文化的振兴、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富强。 |
C.围绕先行先试、稳妥推进的原则,上海、浙江将于今年率先开展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
D.多数学校军训的目的,是为了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形成团队合作意识,但现实中的军训已经被各种因素推上了一个充斥着形式主义的花拳绣腿般的“秀场”。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厦门大学南海研究院教授李金明从历史的角度梳理西沙的主权,并且坚定地告诉全世界:“西沙主权不容质疑!” |
B.我所说的孤独,并非跌入低谷的消极落寞,而是心灵对浮华物欲的自觉摒弃,是精神从喧嚣尘世中的自主逃离。 |
C.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秋天的美丽一点也不亚于春天,尤其是九寨沟的秋景实在令人陶醉,真有点如坐春风的美妙。 |
D.第18届女排亚锦赛在天津体育馆落下帷幕,由郎平执教的中国女排在决赛中直落三局,以3比0力克韩国队,时隔四年再度登顶并且荣膺“13冠王”,真是大快人心。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烦燥 朝廷 趋之若鹜 世外桃源 |
B.寂寞 喝彩 无精打采 张驰有度 |
C.绿洲 竣工 汗流浃背 火中取栗 |
D.元宵 经典 锋芒必露 委曲求全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剖(pōu)析烙(luò)印涸(hé)辙 虚与委蛇(yí) |
B.觊(jì)觎蜷(quán)缩 纤细(xiān) 乳臭(chòu)未干 |
C.贻(yí)误 独处(chù) 孔隙(xì) 如法炮(páo)制 |
D.指摘(zhāi) 造诣(yì) 大概(gài) 大笔如椽(chuán) |
下列对古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镜湖女 (南宋)陆游
湖中居人事舟楫,家家以舟作生业。女儿妆面花样红,小伞翻翻乱荷叶。
日暮归来月色新,菱歌缥缈泛烟津。到家更约西邻女,明日湖桥看赛神。
A.陆游的《镜湖女》,塑造了镜湖边船家女子勤劳、美丽、活泼可爱、乐观积极的形象。波平如镜的镜湖之上,粉面如花头顶荷叶的美丽女子,坐在小船上,忙碌着,风景如画。 |
B.整首诗运用浅显直白的语言,“事舟楫”写湖边的人家日常靠船为生。 “乱荷叶”写女子摆动的伞把荷叶搅乱。“月色新”写傍晚景色,暗示时间转换。“泛烟津”写若有若无的歌声随波荡漾。 |
C.全诗描写的是绍兴如画般的风光。以清新的景色烘托镜湖女的清丽。开头两句和结尾两句运用叙述的手法塑造形象,中间四句运用描写的手法。 |
D.尾联,劳累了一天的镜湖女儿回到家中又互相邀约第二天一起去看迎神赛会,表现出女孩子们的青春活力和对生活的热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