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琵琶行》选段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A.琵琶声大小、轻重、急缓、流滞、响止等旋律变化,是琵琶女心潮起伏的表现。 |
B.诗人连用急雨、私语、珠落玉盘等一系列精妙的比喻,用视觉形象、听觉形象联合起来通比音乐,使得琵琶女的弹奏非常具体形象。 |
C.诗人用旋律的变化写“滑”、“涩”两种音乐意境。“间关”之声如“莺语花底”般轻快流利;“幽咽”之声如“泉流冰下”般悲抑哽塞。 |
D.末两句以乐景写哀情,画龙点睛,诗人用环境描写做侧面烘托,留下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陂池(pō)庠序(xiáng)不积跬步(kuǐ)金石可镂(lǒu) |
B.棘矜(qín)万乘(shèng)比权量力(liàng)一暴十寒(pù) |
C.逡巡(qūn)靛青(diàn)锲而不舍(qiè)度长絜大(dù) |
D.孝悌(dì)句读(dòu)一夫作难(nàn)祸起萧墙(xiāo) |
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汉语中,“哲”字是“智慧”的意思,它和“学”字合在一起,就是“使人明智的学问”。
②“哲”字在中国很早就被提及,如“孔门十哲”、“古圣先哲”等词。
③从此,“爱智慧”就广为流传了。
④古希腊有一个叫苏格拉底的人,他学问渊博、才智过人,大家都称他为“智者”。
⑤ “哲”或“哲人”,专指那些善于思辨,学问精深者,而“哲学”一词,是从古希腊语“爱智慧”翻译过来的。
⑥但是苏格拉底很谦虚,他说:“我不是什么‘智者’,而只是‘智慧的爱好者’。”
A.⑤①④⑥③② | B.②①⑤④⑥③ | C.⑤②①④⑥③ | D.②⑤④⑥③①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主讲的作品是流传广、影响大的名作,加上主讲者声情并茂、旁征博引的个人魅力,《百家讲坛》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如潮,并捧红了于丹等一大批学者。 |
B.欧债危机从2011年10月份开始恶化,某些主权债务的可持续性和金融系统的弹性存在不确定性,加上经济增长前景颓靡,这些因素对金融市场造成严重干扰。 |
C.有关专家分析,中国密集地与危机当事方加强沟通,不仅为危机的转圜注入了正面的因素,也有力回击了“中国无所作为,只会搅局”。 |
D.广州争取在今年年底前建立市住房保障管理委员会,加快建立市住房保障工作的公共决策体系,以更广泛地听取广大市民的意见和经验。 |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一项是()
自1829年牛津和剑桥举行了首次赛艇比赛以来,这项赛事成了英国人乐于在复活节假期里观赏的传统体育“娱乐节目”。这两所让人仰止的世界名校的赛艇队对队员的选拔相当严格,脱颖而出之人无一不是智力、体力都非常出色的“高帅富”,他们出类拔萃是毋庸置疑的。每次参赛,队员人人气得志满,誓夺第一,结果也很让人满意。
A.仰止 | B.脱颖而出 | C.出类拔萃 | D.气得志满 |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场院/徜徉泥淖/绰约劲舞/劲头 |
B.歆羡/颀长涟漪/旖旎临帖/请帖 |
C.采撷/谐美斐然/菲薄间距/离间 |
D.撰写/钻石剽窃/骠勇应届/应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