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品味
一盏油灯
生日这一天,我又点燃了这盏灯,一盏极普通又极不普通的小油灯。
一个洗得透明的墨水瓶,瓶盖上加放着一块乾隆年间的长钱,一根鸡肠线从钱眼中穿过,在通往钱眼处的肠线上包了一块用空的牙膏皮,粗细与钱眼相宜,在瓶里添上煤油或柴油,灯就可以点燃了。
随着摇曳的灯光,我的思緒又回到了令人魂牵梦萦的往事之中。
30年前,5岁的我随当教师的母亲住在山区一个小学校里。这里山清水秀,但很贫瘠,没有电灯,家家户户都用自制的洋油灯。晚自习的时候,学生们便点燃起一盏盏大小不一的油灯,暗淡的光环辉映出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几十盏汇集在一起,宛如一片星星。
尚不谙世,我便开始学着做油灯,但总也做不好,还弄得满手油墨污垢。钟情和好奇驱使我悄悄拿了临窗口坐着的那位小姐姐的油灯,倒掉瓶里几近枯竭的油,用一块塑料布包好,藏在贴身的背心里。
夜深了,妈妈批改完作业,在昏暗的油灯下做油灯。我问妈妈:“是给三儿做的吗?”妈妈说:“你还小,我是给班上的女学生巧巧做的,她的油灯不知被哪个淘气鬼拿去了,哭得好伤心。”我的心咯噔一下,手不由自主地捏住了那盏不属于我的油灯。
当妈妈看见我用渗着汗水的小手摸出那盏油灯时,一向慈祥的脸上显露出一丝令我陌生的表情,右手也随着高高举起。但妈妈的手并没有落下来,她可能已从我滑落的泪珠中看到了悔恨和委屈,看到了我本善良。
清晨,妈妈叫醒我,送给我这盏属于我的小油灯,并嘱咐我后来才渐渐明白的几句话。妈妈说:有了灯,就没有了黑暗,没有了恐惧;有了灯,就不会走错道儿,干错事儿。
17岁那年我投笔从戎到塞外,临行前我带着亲人的嘱托,油灯伴我上路,伴我远行。在那风沙肆虐的北疆,油灯与我相厮守,为我驱散寒冷,消除寂寞,打发无聊。
在提干不久,我又奉命到了硝烟弥漫的老山前线。猫耳洞里油灯骤然亮起,毒蛇、蝎子、山蚂蟥便仓皇逃离。油灯为我驱走死亡的阴影,伴我凯旋。那个时候,我才真正感觉到油灯已经融进了我的生命。
我曾涉足祖国的大江南北,我不曾留恋,更不曾沉迷,我丢不下那盏与我朝夕相处、生死相依的小油灯。我愿用躯体作瓶,血液作油,筋骨作捻,去燃烧,直到生命的尽头。
1.作者在第一段说他这盏灯“极普通”又“极不普通”。
(1) 说这盏灯“极普通”的原因是什么?(不超过15个字)
(2)说这盏灯“极不普通”的原因是什么?(不超过20个字)
2.第四自然段画线部分是对教室里油灯的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不超过18个字)
3. “油灯已经融进了我的生命”的意思是什么?(不超过20个字)
4.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三项是(   )

A.开头写“生日”这天晚上点燃这盏小油灯,是为了与“妈妈送的”及“油灯已溶进我的生命”相照应。
B.本文的主旨是歌颂油灯的光明正大、勇敢无畏的优秀品质。
C.本文是一篇记叙性的散文,主要采用了夹叙夹议的表现手法。
D.本文也可以说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小油灯成了我的象征。

E. 妈妈送我小油灯时嘱咐我的话,是教育我要保存好这盏灯,记住这次教训,好好做人。
F. “我不曾留恋,更不曾沉迷”,反衬了小油灯在我人生历程中的重要作用。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课文理解 散文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卖报歌》的诞生(节选)(10分)
循着这稚嫩的、因寒冷而发颤的声音望去,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儿正站在路边,挥动着手中的报纸叫卖着,但很少有人买。小姑娘穿着一身打着补丁的旧衣裳,椭圆形的小脸蛋儿被寒风吹得通红,一双又黑又亮的大眼睛倒是十分有神。
(1)比一比,再组词。(3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稚嫩——( )寒冷——( )
(3)从文中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小姑娘生活困难?用“____”画出来。(1分)
(4)给句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4分)
打:①用手或器物击打 ②表示制造、建造、搅动、开凿、编制、涂抹等 ③表示买东西、雇车等 ④进行书写或与书写有关的活动

A.爸爸向学校领导报告,申请去青海支教。( )
B.天气凉了,妈妈在抓紧时间给奶奶毛衣。( )
C.他拍着身上的尘土说:“今天真累呀!”( )
D.我跑下楼去帮妈妈醋。( )

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1984年,在一艘横渡大西洋的船上,有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小女儿,去和在美国的妻子会合。
一天早上,父亲正在舱里用腰刀削苹果,船却突然剧烈地摇晃起来,父亲不慎摔倒时,刀子扎在他胸口。人全身都在颤,嘴唇瞬间乌青。
8岁的女儿被父亲瞬间变化吓坏了,尖叫着扑过来想要扶他。父亲却微笑着推开女儿的手:“没事,只是摔了一跤。”然后轻轻地拔出刀子,很慢很慢地爬起来,不引人注意地用大拇指揩去了刀锋上的血迹。
以后三天,父亲照常每晚为女儿唱摇篮曲,清晨替她系好美丽的蝴蝶结,带她去看大海的蔚蓝。仿佛一切如常,而小女儿尚不能注意到父亲每一分钟都比上一分钟更衰弱、苍白,他远眺海平线的眼光是那样忧伤。
抵达的前夜,父亲来到女儿身边,对女儿说:“明天见到妈妈的时候,请告诉妈妈,我爱她。”女儿不解地问:“可是明天就要见到她了,你为什么不自己告诉她呢?”他笑了,俯身在女儿的额上深深留下一个吻。
船到纽约港了,女儿一眼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认出母亲,她喊着:“妈妈!妈妈!”就在这时,周围忽然一片惊呼,女儿一回头,看见父亲已经仰面倒下,胸口血如井喷,霎时间染红了整片天空……
尸解的结果让所有的人惊呆了:那把刀无比准确地洞穿了他的心脏,他却多活了三天,而且不为人知。唯一可能的解释是因为创口太小,使得被切断的心肌依原样贴在一起,维持了三天的供血。这是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
医学会议上,有人说要称它为“大西洋的奇迹”,有人建议以死者的名字命名,还有人说要叫“大神迹”……“够了!”那是一位坐在首席的老医生,须发俱白,皱纹里满是人生的智慧,此刻一声大喝,然后一字一顿地说:“这个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不为人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洞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个十分感人的故事。请用心阅读,一起来体会题目“父亲”所包含
的意思。
①“这是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一句中的“这”指______________;说“这”是“奇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文章中用“”画出父亲有意隐瞒自己受伤的句子,父亲这样做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明天见到妈妈的时候,请告诉妈妈,我爱她。”抵达前夜,父亲为什么这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医生为什么把这个奇迹称为“父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学过许多赞美母亲的文章、诗词、歌曲,而赞美父亲的却很少。如果让你为文中的父亲写首歌的话,你会写下怎样的歌词?试着写几句。(3句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 爱 深 深 (节选)(9分)
比赛的日子到了。我们自制的音箱引起了同学们的注意。有个同学问 什么牌子的 自己做的吗 我窘得无言以对 只好坦白 是的 我爸爸和我一起做的 出乎我的意料,他竟然十分羡慕,甚至有点儿妒忌:“唉!我爸爸从来不和我一起做这些事。”
刚才的窘迫顿时烟消云散,我感到无比自豪和幸福:我有一个多么了不起的爸爸!为了让我美梦成真,他牺牲了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这时,我看到爸爸在一个不起眼儿的角落,正对我微笑呢。
(1) 给文中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3分)
(2)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分)
无言以对:
羡慕:
(3)“我”的心理有什么变化?找出文中相关语句,写在横线上。(2分)

(4)为什么同学会羡慕“我”,甚至有点妒忌?用“____”画出文中相关语句。(2分)

阅读理解。
船 过 三 峡
从重庆乘船到武汉,我游览了世界闻名的长江三峡。
三峡的山好奇啊。夔门像刀砍剑劈,笔直dǒu qiào ( ) 。群山起伏高耸,云雾缭绕,有的像蘑菇,有的像骆驼,有的像仙女,真是一个山峰一个模样!
三峡的水好急啊。长江像野马奔腾,嘶鸣吼叫。江水在山丛中七弯八拐,东闯西撞。它撕咬崖缝,拍打岩石,涛声哗哗响。
三峡的船好险啊。江水翻卷,漩涡连漩涡,波浪推波浪,大轮船像摇篮,又像竹叶,随着浪花飘。有时像要碰着山壁,有时山岩又好像要掉下来……
啊,百里三峡,好一幅百里山水画!
我更喜欢三峡中的神女峰。
那是一块细长的直立在山巅的岩石,它像个仙女,头上插簪子,身上拖绿色长裙,美丽极了!这一带流传着这样一个神奇的故事:
从前,有个渔民在江中捕鱼。一天,天昏地暗,风雨交加,渔民迷失了方向,不幸被波浪卷入江中,一个好心的姑娘站在山顶上,日日夜夜盼他回家。一天天过去了,渔民没有回来,姑娘却化作了岩石。从此,她从早到晚,不怕雨淋日晒,为过往船只当航标。
多美的神女峰,多shàn liáng( )的姑娘!我们的轮船顺江而下平安无事,原来是她在为我们指引航向哩!
(1)看拼音写词语,填在文中“()”里。
(2)这篇文章第_____、_____、_____自然段的结构是相同的,都是采用了__________的结构方式,写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分别用两个字概括)。
(3)文中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摘抄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啊,百里三峡,好一幅百里山水画!” 这句话应该用___________的语气读。

课文再现。
天空被秋风( )得干净而明亮,像一块蓝宝石。村外的那个小塘,也睁着绿莹莹的眼睛,( )这美好的天色。那开满白花的芦苇丛里,( )钻出一对白鹅,( )地游着,在水面上( )一圈圈( );它俩显得( ),或许是嫌这儿( )有点儿( )吧,于是伸长脖子( )地哦哦地叫着,为( )的大自然( )了不少( )。
(1) 按原文填空。(3分)
(2) 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文中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景物,其中重点描写的是________。这段文字运用了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3分)
(3) 想象一下小塘中还会有什么?仿照上文的写法写一写。(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