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沉淀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MgCl2、AlCl3溶液中的Cl—,消耗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gNO3溶液的体积比为1:1:1,则上述溶液的体积比为
A.1:1:1 | B.3:2:1 |
C.6:3:2 | D.9:3:1 |
美国《Science》杂志报道了“关于植物是怎样互相窃听从而发现附近是否有一个很饿的食草动物”,提出了关于植物能释放出化学“云”(挥发性有机物)的假设。下面就是一种化学“云”——茉莉酮酸酯的结构简式,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B.1mol该有机物最多可以和3molH2发生加成反应 |
C.该有机物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
D.该物质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比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程度大 |
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下列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苯酚能跟NaOH溶液反应,乙醇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 |
B.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
C.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D.苯与硝酸在加热时发生取代反应,甲苯与硝酸在常温下就能发生取代反应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炔中所有原子一定位于一条直线上 |
B.甘油醛分子(![]() |
C.某烯烃的衍生物(分子式为C2H2Cl2)中一定存在顺反异构现象 |
D.1-丁烯中所有碳原子一定位于同一平面上 |
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说明都正确的是
A.一氯丙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CH3CH2CH2Cl + NaOH![]() |
B.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到140℃:C2H5OH![]() |
C.将灼热的铜丝伸入盛有无水乙醇的试管中:2CH3CH2OH + O2![]() |
D.向苯酚钠中通入少量CO2:![]() ![]() ![]() |
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碳正离子( CH5+ )所含的质子数为11NA |
B.15g乙烷分子中所含非极性共价键数为3NA |
C.标准状况下,22.4L苯完全燃烧所消耗的氧气分子数为7.5NA |
D.1L 0.1mol/L乙酸溶液中H+数为0.1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