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食品包装袋中常见的脱氧剂组成为还原性铁粉、氯化钠、炭粉等,其脱氧原理与钢铁的吸氧腐蚀相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脱氧过程是吸热反映,可降低温度,延长糕点保质期
B.脱氧过程中铁作原电池负极,电极反应为:Fe-3e==Fe3
C.脱氧过程中碳做原电池正极,电极反应为: O2+4 e+4H="=" 2H2O
D.含有2.24g铁粉的脱氧剂,理论上最多能吸收氧气672 mL(标准状况)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铁的吸氧腐蚀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合物是

A.Al(OH)3 B.NaAlO2 C.AlCl3 D.Al

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用蒸发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将蒸发皿中NaCl 溶液全部加热蒸干
B.在托盘天平上称量NaOH时,应将NaOH固体放在小烧杯中称量
C.用25 mL量筒量取4.0 mol/L的盐酸5.62 mL
D.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5.85 g NaCl固体

已知氧化性Fe3>Cu2。现将铜粉放入稀盐酸中,微热后无明显现象发生;当加入下列物质后,铜粉的质量减少。则加入的物质不可能是

A.FeSO4 B.Fe2(SO43 C.KNO3 D.HNO3

关于某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检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滴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C.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溶液在火焰上灼烧,产生黄色的火焰,则原溶液中一定不含有K
D.加盐酸,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至红褐色,得到的Fe(OH)3胶体带正电荷
B.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10-7m之间
C.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别NaCl溶液和Fe(OH)3胶体
D.Fe(OH)3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达到净水目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