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是一座海滨城市,濒临黄海;每到夏天,随着海风的吹拂,海边的居民就会闻到阵阵海腥味。居民会闻到海腥味的原因是
A.分子是不断运动地 | B.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
C.分子之间有间隔 |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
下面是某同学用连线的方式对某一主题内容进行归纳的情况,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元素与物质的组成 |
B.微观粒子与物质的组成 |
组成水的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 缺乏时引起贫血症——镁元素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氮元素 |
金属铜——由Cu原子构成 氧气——由O2分子构成 氯化钠——由Na+和Cl-构成 |
C.物质使用与安全常识 |
D.环境保护与物质使用 |
酒精灯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骑车到加油站加油——严禁烟火 加热液体——管口不能对准人 |
减少水污染——使用无磷洗衣粉 减少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使用乙醇汽油 减少酸雨的发生——使用新型能源 |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
待提纯的物质 |
选用的试剂 |
操作的方法 |
A |
CuSO4溶液(H2SO4溶液) |
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
过滤 |
B |
HNO3溶液(HCl溶液) |
过量的AgNO3溶液 |
过滤 |
C |
Cu(Fe) |
过量的稀盐酸 |
溶解、过滤 |
D |
CO2(CO) |
氧气 |
点燃 |
如右图,一木块漂浮于X中,向X中缓缓加入(或通入)少量物质Y后最终木块上浮,则X与Y可能是(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序号 |
X |
Y |
① |
水 |
食盐 |
② |
氢氧化钙溶液 |
二氧化碳 |
③ |
稀硫酸 |
镁粉 |
④ |
硫酸铜溶液 |
铁粉 |
A.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右图所示是“水”中长“铜树”的探究实验。将一根质量为80g的铝丝(用砂纸打磨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取出附有铜的铝丝干燥后称量,其质量为94g。下列对实验中质量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通过反应生成铜的质量为(94-80)g |
B.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 |
C.由于每个铝原子置换1个铜离子,所以(94-80)g是生成的铜与反应的铝的质量差 |
D.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轻了(94-80)g |
如右图所示,烧杯中盛有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天平调平后,同时向其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片和铁片,则从反应开始到金属完全反应的过程中,天平指针指向的变化是
A.向左偏 |
B.向右偏 |
C.先向右偏后向左 |
D.先向左偏后向右偏 |